央行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初步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9亿元,同比少减441亿元。
M2增速回落至12.4%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申万宏源认为,M2同比回落,主因居民存款13个月以来同比首次转为减少,但更可能重回表外资产,而非用于消费,消费在二季度同样处于“N型”第二步中。4月M2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12.4%,核心在于居民贷款13个月以来首次转负。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同比减少5000亿,拖累M2同比0.2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表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爆发式增长后,信贷在4月明显回落。从结构上来看,居民部门再次“缩表”,不过企业中长期贷款有较强韧性。信贷回落可能是因为一季度透支了部分银行信贷额度和企业信贷需求,而且4月地产销售也边际走弱。社融增速与上月持平,非标融资持续好转。M2增速在高基数下回落。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则认为,历年4月份均为信贷投放“小月”,而且前3个月信贷的连续超预期表现也透支了后续信贷投放的潜力,4月份回落是正常的和符合预期的。他认为,票据规模的同比大幅少增说明真正投入到了实体经济中。
对于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的问题,中信证券表示是季节性波动。因为银行倾向于让理财产品在季末到期,使资金回流成存款,以应对考核,然后在下季初发行新的理财产品承接。因此居民存款在季末季初常出现波动。4月M1增速为5.3%,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或许反映了企业经营活跃度有所提升。
社融增速维持平稳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保持同比多增。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明显偏低,4月新增社融各分项普遍实现同比多增,仅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同比有所少增。”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环比均为少增,这主要受城投融资监管趋严,以及贷款利率偏低导致企业债券融资需求下降影响。
申万宏源表示,4月新增社融1.2万亿,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源于信贷走弱。除此之外,持续高增的企业中长贷令企业对债券融资需求下降,当月新增2843亿,同比少增规模扩大。社融中的结构亮点仍在于表外融资的延续性改善,其中未贴现汇票新增-1347亿,同比少减1210亿,小幅弱于3月,但仍表征企业生产活跃性的提升。此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双双增长,表外融资持续对地产和基建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债券新增4548亿,同比多增636亿,主要源于新增专项债发行高于去年同期。
未来数据走向如何?
申万宏源认为,4月金融数据体现出需求递延式释放后居民信心仍磨底,二季度仍有下行风险。同时,该机构预计进入三四季度,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改善,以及今年上半年“保交楼”对地产竣工的推动,将带动消费尤其是可选商品消费的改善将在三季度启动。在下半年消费带动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恢复后,预计十年国债收益率又将回到流动性和经济增长双重决定的框架之中,重拾升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接下来宏观政策有望延续:偏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组合,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同时,推动高质量发展。
“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延续稳健货币政策基调,在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情况下,更加倚重结构性工具,突出支持重点,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提升政策精准质效。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平衡。”周茂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