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未来已来, 政策扶持点燃行业“引擎”!中国合成生物企业百舸争流

11月29日,以“合成生物大进击”为主题的第一期《沪市汇·硬科硬客》行业沙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举行。科创板合成生物龙头公司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华恒生物董事长郭恒华、嘉必优董事长易德伟齐聚一堂,并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QFII等机构面对面交流。

座谈会从合成生物的特有内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竞争格局、产业政策等视角,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未来产业”未来已来

近年来,合成生物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以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式在医药、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故合成生物也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有望成为新的黄金赛道。据麦肯锡分析,未来生物制造的方式有望对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合成生物学相关市场有望达到4万亿美元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千亿美元。

想彻底实现碳中和,就回避不了石油等化石能源和化学品、化工材料带来的碳增量,生物制造几乎是彻底实现碳中和的唯一选择。

合成生物是驱动生物科技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是实现绿色制造、“双碳”目标的底层支撑。未来,生活中80%的物质都可以通过细胞工厂生产,覆盖衣食住行医用的各个领域。

我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优势,国内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广泛,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同时,庞大的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在基础研究领域整体上已与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部分领域甚至犹胜一筹。

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备的供应链,且多年深耕发酵领域,具备领先的发酵技术和中试能力,是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医用原料等生物材料的最大生产国。

政策扶持点燃行业“引擎”

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纷纷推出各项扶助计划。易德伟认为,国家顶层设计上的重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都为合成生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信心。

合成生物产业在政策面利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痛点”有待解决。郭恒华认为,合成生物产业刚刚拉开大发展的序幕,现在跑出来的企业还不够多,规模还不够大,需要在产业发展要素方面能够予以支持,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法规等。

目前合成生物行业最主要的痛点在于产业转化、市场转化,她呼吁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让科学家专注于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发挥企业“产”的作用,推动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

此外,参会嘉宾们也一致认为,目前市场对合成生物产业特别是合成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存在不少认识误区,需要加大宣传,正本清源,让市场各方真正了解并关注这一新兴产业。

中国合成生物企业百舸争流

合成生物公司呈现百舸争流的局面,尤以在科创板上市的4家公司表现最为亮眼。

例如,凯赛生物在全球首次完成了模仿蛋白质结构的一组材料的产业化,正在建设年产100万吨的生产线,部分已经投产。华熙生物已经建成了贯穿“科技创新、中试及产业转化、市场转化”的合成生物绿色制造全产业链,在产业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加快合成生物科研成果转化。

华恒生物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产品,公司近两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60%以上。

嘉必优完成了以基因组装、基因编辑、多组学分析、代谢工程、底盘细胞定向进化等多个合成生物底层技术的体系搭建,打造了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造全技术链。

目前,合成生物产业这条“黄金赛道”吸引了众多“掘金人”,众多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全球从事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公司已多达500家。“科技—产业—资本”的循环在合成生物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多家合成生物科创板公司提前布局初创企业。嘉必优成立了嘉必优生物产业投资(武汉)有限公司,华熙生物与赋远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赋远合成生物基金,凯赛生物战略投资AI蛋白质设计平台公司分子之心,并与央企招商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总体来看,合成生物领域投资更加注重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和商业布局,纯财务投资较少,并非仅为了融资而融资。

未来,中国会有一批合成生物的上市公司,能让全球上下游的生态企业,因为中国生物制造的国际化而获益,中国有潜力对全球产业链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上下游分析及其影响、发展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投资风险分析、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