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似火,走过乡间小路,金黄的稻田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远眺只见大雁低飞,寻找着稻田里被机器遗忘的稻谷。遂溪县城月镇石塘村的早季水稻又到了收成的季节。
早季水稻是在遂溪县城月镇石塘村实施的“粤黑合作稻—稻—薯高效生产新示范”项目中的第一个“稻”,品种包括南优占、南桂占和野香优莉丝等14种。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下称“粤良公司”)、黑龙江望奎县龙薯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遂溪一亩田万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组成粤黑合作联合体,在遂溪县城月镇石塘村建立“稻—稻—薯”示范基地。
走进种植基地,760亩饱满的稻穗在微风的轻抚下,时而弯腰,时而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干燥清爽的稻香扑鼻而来。“2022年早季稻的种植面积广阔,收成不错。”石塘村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种植了常规稻种子南桂190亩、南优220亩、玉晶臻丝110亩、南秀优80亩和聚香丝苗10亩,杂交稻种子又美A30亩和恒丰A120亩。”
据粤良公司负责人透露,2022年常规稻平均每亩生产优质稻谷465公斤,平均销售价格达4元/公斤,亩产值超过1800元,每亩生产利润600多元。而杂交稻的平均亩产量120公斤,平均销售价格更是达到了26元/公斤,亩产值达3120元,每亩生产利润超过800元,经济效益显著。
多年前,石塘村的农田土壤较贫瘠,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导致村民收入不佳。前些年,在遂溪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该地旱地改水田项目完工,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和农田输配电等工程,使当地的耕地集中连片,为实现规模化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雷州青年运河在村边奔流不息,为村里的农田送上汩汩甘泉。配备了节水灌溉系统的农田,在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加持下进一步提高了区内土壤质量和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效改善了耕作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吸引了各家公司在此建立起“稻—稻—薯”示范基地。
“稻—稻—薯”模式是在“北薯南种”基础上开启的高效生产新模式,通过“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的高产高效模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其中,早季水稻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2月下旬到3月上旬。
为进一步提高产能,提高农业生产工作效率,从耕地到播种、从灌水到施肥、从病虫害防治到冬季盖膜培土再到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种植基地均使用了农业机械或无人机代替手工劳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树立了典范。据介绍,农民还可通过手机APP对农田进行远程监控和实时监管,实现农业数字化、精准化生产。
优质的土壤资源、科学合理的管理、全程机械化生产,使石塘村的早稻种植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和农业经营成本,在保证了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作物的安全无公害。
据了解,该地的早稻种植项目由粤良公司承包村民个人和集体土地,并向村民支付租金。同时,该公司还会雇佣村民对农田进行管理,再由公司对稻谷进行收割和出售。在此模式下,村民既可获取土地流转的收益,也可获得劳动报酬,一方面带动了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土地状况,盘活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