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IPO了,但是又没有完全IPO。
这是从流动性的角度,对相当一部分港股上市的Biotech现状的精准刻画。
之所以说好像是IPO了,因为确实完成了首发募资,也确实在欢天喜地的氛围中敲钟上市了;但是从流动性来看,和一级市场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好像又没有完全IPO。
其中最为夸张的,是迈博药业全天成交为0。
迈搏药业于2016年6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旗下有上海张江生物、上海百迈博、泰州迈博太科等,专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2019年5月31日,迈博药业于港交所挂牌交易,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19.3%。
迈博药业在港交所上市共发行约7.84亿股,其中香港发售7835.8万股占10%,国际发售约7.05亿股占90%,净筹10.68亿港元。
整个2022年1月1日以来,在接近8个月的时间内,迈博药业的成交金额总和为498万港币,几乎已经完全丧失流动性。
迈博生物并不是唯一的“流动性刺客”,从上图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总成交金额低于1亿的公司有6个,总成交金额低于5亿的公司有10个。
这里的总成交金额,是指从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8月19日,近8个月时间的成交总金额,不是某一天的成交金额。
Biotech股价的下跌乃至破发,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流动性的丧失,这是以一种最残暴的方式对IPO之前一切美好幻想的彻底终结,是投资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换个角度说,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二级市场都没有认错退出的机会,以及IPO美好预期破灭对于一级市场投资热情的反噬。
2018年4月,香港联合交易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和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第18A章的上市要求相对主板宽松很多,比如只要达到“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已通过概念阶段”、“预期市值不低于15亿港元”等要求,这让国内近几年冒出来的Biotech公司们都兴奋不已,港交所成为越来越多biotech公司的首选上市地。
但是所有人都忽视了港股其实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最差的一个,最没有活力,最没有题材,也最没有流行性。
对于市值在50亿以下的小盘股票,港股更是极其的不友好。这里面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虽然A股常年遭到诟病,但是A股在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其实遥遥领先于港股。
港交所在监管上对上市公司不要求季报的披露,对年报披露要求也较低,导致很多公司财报语焉不详、信息不全,不利于投资者分析股情进行投资。
此外,香港的发行制度灵活,大股东配售的股票只要给港交所报备一下,第二个交易日就可以在市场买卖。
因此,基于香港股票市场的特点,很多小盘股不是在财报中造假,就是利用灵活的融资制度频繁合股供股来抽干投资者的资金,这种股票往往被称为“老千股”,而小市值股票,往往又是老千股的高发板块。
因此,在港股,小市值股票因风险太高不受个人投资者青睐,只有极少数散户会买入。
非常不幸的是,相当一部分Biotech上市后市值都落在20亿~50亿这个“老千股”高发的区间,根本不会吸引多少个人投资者参加交易。
作为港股市场主力的机构投资者,其整体风格又非常老派,往往以投资低估值的蓝筹股的“价值投资理念”为主,未盈利的小型Biotech公司不容易进入其股票池。
流动性的丧失,对于已经躬身入局的股东是莫大的煎熬和考验,但是换一个角度,对于持币观望的投资者,又往往意味着“捡漏”的机会。
在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只要很少的筹码,就可以引发股价的大幅波动,比如2022年8月19日,港股18A公司中国抗体的股价下跌3.5%,而其全天成交金额也不过3.5万港币。
大概率,港股18A正在慢慢进入价值区间,这其中既蕴含着传奇性的投资机会,也隐藏着大量吞金蚀骨的陷阱,最终的成功投资,需要投资者的智慧、常识,以及不可或缺的运气。
对于很多拟上市的Biotech企业,港股18A的现状足以让他们清醒,以前或许只要罗列管线和描绘美好的大饼,只要坚持到IPO那一刻就是"胜利大逃亡",但是港股18A的现状告诉我们:IPO不一定代表着"大秤分金银",也很有可能意味着股价破发、流行性消失和再融资窗口的关闭。
所以,还是回归本源,潜心介入源头创新,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临床价值,才是Biotech真正的救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