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飒:Bank互联网贷款业务,走向何方?

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肖飒

1

上周,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24号),引发金融行业的热议,其中,对于风控要求、出资合作比例等进行了“高标准、严要求”,明眼人能够看出其中必有深意,今天飒姐与大家一起学习研讨。

01上海外滩金融峰会发言的“多米诺效应”

重新查看了当天视频,发现现场主持人竟然是熟人,再看某先生的发言内容确有“扔炸弹”(主持人串词之语)之嫌,他还是有稿子的,也是有纠结的,总结了其16年来从事金融业务的经验教训,但是有些观点有失偏颇,有些比喻飒姐听起来颇为刺耳,加之XX金服上市定价一事,不免引发争议。一时间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飒姐朋友圈都被霸屏了......至于坊间流传的一些观点和风闻,咱们不做揣测和臆断,也不妄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发言就像一针催化剂,影响了部分金融生态平衡,间接影响了一些金融规范文件。

02禁“贷前、贷中、贷后”关键环节外包

金融科技从互联网金融行业蜕变而来,从民间金融线上化发展到“为银行助贷”,如今唯有后者才是合规合法的路径。随着民间放贷业务被最高院司法解释归入“非法经营”(向不特定多数人放贷,涉嫌刑法第225条),打着金融科技招牌的企业彻底对放贷死了心(也有不死心的,现在已走在被刑拘的路上),转向为银行提供助贷业务,尤其是贷前风控、贷后管理催收等环节就成了互金企业的救命稻草。

而24号文开明宗义,第一条就要求商业银行强化风险能控制的“主体责任”,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并自主完成对贷款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风控环节,严禁将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关键环节外包。飒姐想起得到大学里的一位同学,她坦言自己从事的银行风控工作,越来越像程序猿。由此,管中窥豹,可以看出未来银行业的发展将逐渐互联网化、数字化,也就是说银行自身要觉醒,自我革新而非由鲶鱼搅动才进步。

03玩金融,需要拿出真金白银

对于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严格落实出资比例区间管理要求,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请注意,这里的30%其实就意味着杠杆被降低了,以往以小博大,小资金撬动大资本的玩法不复存在,非持牌机构来玩金融需要拿出点真金白银,而非画饼、搞架构。

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与单一合作方(含关联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银保监会毕竟只是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市场主体可以规制的内容有限,也怕落人口实,因此,对于自家监管的机构通过“资本净额限制”这个抓手进行调控,更直接有效。

商业银行与全部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全部贷款余额的50%。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大约五六年前在欠发达地区,一些持牌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后者利用前者的牌照和本地储蓄进行大肆放贷,后坏账率过高东窗事发。鉴于金融外部性,务必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某先生也不必提什么老年人、少年的故事,巴塞尔协议从现在看来还是有效的,好使。

04跨区域经营,请慎重

展业,开分号,也是诸商业银行的夙愿。然而,囿于既往对于开设分行、支行的种种限制,Banker们只能苦干+八仙过海。自从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以来,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跨地域放贷,也是银行们打的如意算盘。

打着普惠金融招牌,跨地域经营者,众矣。飒姐不知道未来的法律或政策是否会开放此类跨地域经营,从守法的角度讲,目前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当然,据了解,对于尝试跨地域开展互联放贷业务甚至是网络小贷跨区域经营等,将有“监管沙箱”(也就是试点)逐步开展,敬请读者老友关注相关创新业务的发展和监管动态。

新规何时实施?答:2022年1月1日实行,存量业务自然结清。允许整改,“一行一策,平稳过度”并不会突然进行“一刀切”。请大家放心,对于现在已有的收益率等可以保障。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贷款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贷款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贷款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贷款行业行业前景调研,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贷款企业投资规划建议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