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莫开伟
3月17日,银保监会公布了央行、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该《通知》从加强大学生消费贷管理、加大对大学生教育引导力度、做好大学生消费贷社会舆情疏导、加大大学生消费贷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等四方面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知》面世,表明监管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存在的各类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可以说它是金融监管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进行严厉监管、净化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环境的总动员令,这是一个非常及时、重要而又必要的举措。
不少朋友可能会想,缘何此时五部委发布这个《通知》,其实这是有深厚社会根源及背景的。近期,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带来严惩的社会负面影响。同时,之前一些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对大学生实施的消费性贷款出现了“裸贷”、“套路贷”等非法贷款行为,让一些大学背负深重的债务包袱,既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业,也因为非法催债而让少数大学生轻生自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再不努力净化大学生互联网贷款环境、不对相关违法发放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进行严厉监管,不对相关违法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全面“围剿”,大学生互联网费贷款的悲剧还有可能重演,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市场可能再度陷入混乱无序状态。由此,
为尽快整治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市场乱象,有必要尽快出台《通知》,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放贷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是当前切实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客观现实需要。
而且,此次发布的《通知》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对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能起到积极有效的监管作用,也将对规范互联网金融平台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是加强放贷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指明了监管方向。重点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要求,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组织各地部署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改工作。这等于明确了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监管具体要领,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进行了定性。二是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指出了监管形式。重点从提高大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全面引导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建立日常监测机制等方面要求各高校切实担负起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这样有利于全面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的监管力度,构建有效的、全方位的立体监管体系,有利堵塞大学生互联网消费的任何监管真空。三是做好舆情疏解引导工作,营造了监管环境。指导各地做好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政策网上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别有用心的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机进行负面宣传,诱导大学生进行加剧式进行消费贷,也可让相关部门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抓住重点,对所有大学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加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中违法犯罪问题查处力度,指出了监管重点。主要是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加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中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严厉打击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套路贷、高利贷等方式实施的犯罪活动,加大对非法拘禁、绑架、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彻底净化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环境,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构建安全屏障。五是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设置了禁令,指出了监管的目标。主要是规范放贷机构及其外包合作机构营销行为,要求放贷机构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不得以大学生为潜在客户定向营销,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同时,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管理,针对贷前审核、贷后管理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信贷信息都要及时、完整、准确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此外,部署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改工作,防止大学生互联网贷款各种乱象死灰复燃。尤其,明确了高校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的教育、引导、帮扶和管理的主体责任,为大学生消费加上一把“安全锁”。
要求高校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能切实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完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解决学生的临时性、紧急性资金需求;全面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
当然,部分人也质疑《通知》可否伤害互联网贷款平台和大学生双方的利益,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发展,也影响大学生正当合理的消费需求,尤其会对大学生形成最大的伤害,让大学生合理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最终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事实上这是不存在的,从当前现实看,五部委推出《通知》,加强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监管无论对于互联网金融贷款平台还是大学生、抑或是监管机构,是在打一场全赢式的金融监管战役。
从社会积极意义上看,这个《通知》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进行了严格要求和规范,可遏制互联网贷款平台随意给大学生发放贷款的行为,尤其可有效堵塞一些互联网贷款平台趁机向大学生发放高利贷的行为,消除互联网贷款平台一切有可能侵害大学生权益的行为发生,可从根本上净化互联网贷款平台的金融生态。同时,这个《通知》对大学生实际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因为禁止互联网平台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可抑制大学生借助互联网贷款平台盲目贷款助长各类不切实际或超过自身经济能力的高消费行为,让大学生始终保持勤俭节约本色,培育一代具有良好社会操守的新人;尤其应根据自己家庭经济实际做好自身生活与娱乐的安排规划,使大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消费心态,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现实生活看,不可能对大学生消费形成必然的伤害,因为过去互联网贷款平台向大学生发放的贷款都是大学生基本生活之外的高消费行为的贷款,这种高消费行为的贷款作为大学生来说不是完成学业的必须,而只是选项,即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所以禁止互联网贷款平台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对大学生本身来说不存在伤害,相反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染上不必要的“高消费症”,可有效抑制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行为的野蛮生长,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消费预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也要看到,大学生不到互联网平台贷款还可减少一些大学生因贷款到期缺乏偿还能力而形成个人征信不良,也可减少一些因为互联网平台催债诱发的各类社会刑事案件,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而对于互联网贷款平台来说,可能会暂时受到一点影响,比如可能少了一项贷款业务,也减少了一些收入,但从长远看,可让互联网贷款平台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贷款领域,推动互联网贷款平台去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寻找新的信贷发展市场,也自觉抑制过去对大学生发放贷款中的各种违规甚至是违法行为,使自身信贷经营行为更加规范,经得起监管机构和时间的检验,让互联网贷款平台能够全行业行稳致远,获得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而禁止互联网平台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对互联网贷款机构与大学生来说是互利共赢之事,对谁都不会构成伤害,希望各方予以积极主动配合!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