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奇霖、孙永乐
4月新增社融1.85万亿,预期值2.25万亿,前值3.34万亿;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1.7%,前值12.3%;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预期值1.57万亿,前值2.73万亿;
4月末M2同比8.1%,预期值9.1%,前值9.4%。
这个月的金融数据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第一,先来看社融,社融增速下滑是肯定的,但是4月社融存量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降幅偏快。
表外三项依旧是一大拖累,特别是信托贷款,信托贷款减少1328亿元,同比多减了1351亿元,信托贷款的下滑和监管趋严,密切相关。此前监管部门下发的“两压一降”计划,表示对信托融资类业务的压降计划是在2020年压降计划的基础上再将降低20%,在严监管的背景下,信托规模继续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4月份大幅下滑,4月份减少2152亿,同比多减2729亿元。这和4月份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大幅下行背后的含义是一致的。一方面实体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可能是在下滑的,所以企业开票意愿降低;另一方面,在银行为了完成信贷额度,而企业开票意愿又偏低的时候,银行会把表外票据转成表内票据,来做规模。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4月份的时候,企(事)业单位的短期贷款减少2147亿元,同时,票据融资增加2711亿元。
另外,企业债券4月净融资3509亿元,同比少5728亿元,这主要是因为去年融资环境好,企业债融资规模走高。环比来看,4月的债券融资规模和3月接近,变化不大。后续随着基数效应回落,企业债券的同比数据会有所好转。
政府债券方面,今年政府债的发行节奏偏慢,4月政府债融资为3739亿元,不过因为去年基数也比较低(3357亿),所以同比数据还可以。但是去年5月份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达到了1.14万亿,而截至5月12日政府债券净融资额仅有1673亿元,预计5月政府债会是社融的一个主要拖累项。
第二,再来看信贷数据。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293亿元,前值2.73万亿。先来看居民部门,居民贷款相比于3月份明显回落,短期贷款的回落除了季节性因素外,也有可能是居民消费恢复乏力的体现,毕竟4月清明节的消费数据并不乐观。不过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依旧维持高位,这和目前房地产销售市场维持高景气度是一致的,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59.16万平方米,与3月份接近,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再来看企业部门,企业的短期贷款减少2147亿元,除了季节性因素外,4月份企业短期贷款的回落体现的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短期融资需求在走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的可能就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利润形成了侵蚀,企业主动补库存的意愿明显减弱。在上游大宗商品持续上涨,而下游需求迟迟没有恢复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减缓生产力度,以汽车行业为例,4月PPI数据显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涨了30%,但是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还下降了0.8%,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行业的利润很大程度是被上游钢材厂拿走了,而汽车行业自然会暂停那些利润低的甚至是亏损的车型的生产,想等到以后大宗商品回落再开始补库存。
企业中长期贷款虽然降幅快于往年,但是规模依旧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这表示企业对未来的经济持有乐观预期。现在全球还处于经济复苏周期,海外需求依旧有保障,4月的出口数据再次超预期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4月的BCI数据也显示,一来企业的利润和库存前瞻指数都在走低,反映了原材料价格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企业补库存动力不强,二来企业的投资前瞻指数却继续走高,4月达到了75.69,这也显示企业中长期对经济依旧比较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能继续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和投资扩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对未来的利润存在担忧,制造业企业投资在一季度的时候还是偏弱的。这意味着制造业贷款有可能并没有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用于扩大生产或者更新设备,投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有可能被用于房地产等其他领域,这一点需要额外的关注,毕竟最近也有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事件。
最后,4月份M2同比增长8.1%,(前值9.4%,去年同期11.1%),M1同比增长6.2%(前值7.1%,去年同期5.5%)。
M2增速在4月明显回落,低于市场预期,创19年8月以来的新低。这一来是因为基数原因,去年基数偏高;二来可能是因为财政存款在4月份明显增加,4月历来是财政存款走高的月份,而且从1季度的财政数据看,目前财政支出力度偏慢,这也会提高财政存款的规模,并对M2同比形成压制。
综合来看,4月的金融数据表现一般,大宗商品上涨对企业的主动补库存有一定的压制,企业短期贷款明显下滑。中长期贷款虽然依旧比较高,但是4月中长期贷款的绝对值是在明显下滑的,同时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可能暂时没有完全被用于制造业投资。居民贷款则在房地产的支持下依旧维持较高规模,不过消费不足的隐忧有所显现,居民短贷明显下滑。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