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赵建
(本文系赵建出席新浪财经主办的“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主题论坛——“2021意见领袖年会”的演讲内容,首发于12月17日新浪财经客户端)
非常开心与大家相遇在云端,一起参加新浪财经的金麒麟论坛。我是西泽研究院的赵建,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共同富裕下商业银行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知道共同富裕是我们未来一百年或者将来我们中国特别重要的一个国家转型的一个方向,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国家的愿景。在这个非常重大的愿景的变化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挑战和机遇?以及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如何来进行转型,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在政策、市场环境方面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必须要对共同富裕这个重大的战略转变进行一个深刻的理解。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如何来理解共同富裕呢?它是一个世纪的命题。新中国成立到现在70多年,如果说前30年我们做的事是“共同”,我们在生产力还相对落后,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率先地先做了共同的事,率先地先用了计划经济的手段进行平均的分配,这样导致我们的效率可能远远没有提升起来,整个经济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从1979年之后,我们做的一件事是“富裕”,采用了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消除贫困,从总量上解决我们经济落后的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上推动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以,改革开放40年我们做的是富裕的事,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做的是共同的事。从2021年开始,我们说实现了小康社会,未来我们可能面对的一个战略是“共同+富裕”,也就是共同富裕,通过多层次的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发展民生,尤其是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这么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的变化,商业银行作为我们国家金融的主要的力量,我们中国金融的核心的体系就是商业银行,它的总量可能占90%。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国家战略背景的转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还需要在这个研究和分析商业银行如何来面对共同富裕之前,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探讨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根据我们的常识,感觉金融往往是嫌贫爱富,金融发展往往会拉大贫富差距,而不是缩小贫富差距。所以,这两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如果我们有些理论基础,我认为可以从金融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来看),也就是一个倒U型曲线,金融发展在初期阶段可能拉大了贫富差距,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金融发展会缩小贫富差距,这是跟我们发展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假说的倒U型曲线是一脉相承的。库兹涅茨假说主要的观点就是经济增长在前期是拉大收入差距,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制度重新的深化和完善,经济增长会缩小贫富差距。
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可能在理论上,在学界研究的比较少。从我们的体验来看,好像是有点反常识,比如说最近疫情期间,货币大放水,整个金融业非常繁荣,但是好像是富人更富了、穷人更穷了,这是欧美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现实。但在中国来说,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同于欧美国家,中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主要是由国家所有,我们在发展金融的过程中发展了很多有利于中低收入者的一些金融的产品和业务,比如说普惠金融、县域金融还有大众的理财。我们用中国这种金融制度的优势,可能会实现一个创新的突破,就是通过金融发展来缩小共同富裕(的差距),而不是像西方国家现在面临的一个困境,当他们越放水,他们的股市越繁荣,他们的金融越膨胀,他们的财富还是向富人集中,中低收入者阶层反而降低(收入),这是不利于共同富裕的。
我们从理论上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如何来探讨商业银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呢?它到底是嫌贫爱富还是金融向善,我们说商业银行的本性好像是嫌贫爱富,穷人往往被拒之门外。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从来没有金融是为穷人服务的。我们说往往是“二八定律”、“一九定律”,也就是说一个银行利润的创造,有20%甚至10%的那部分富人为银行创造80%、90%的利润。我们如何在商业银行与共同富裕这个统一的逻辑下打破商业银行这种利润结构,让商业银行的业务一方面能够实现自己利润的创造,另外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当前在理论上、在实践上都面临的一个挑战的问题。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尝试,中国的历史上有义庄,所谓的义庄就是一些富人或者大地主,社区里的富人会捐献一部分慈善基金,当穷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从义庄求助。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一个金融业的革命是来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尤努斯的小额信贷,得过诺贝尔奖的尤努斯教授的普惠金融的一个实践。事实上,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做出了这样的努力,改变了金融业嫌贫爱富,改变了金融业的一九定律、二八定律,让金融业、让银行能够对共同富裕做出很大的贡献,能够减少贫富差距。在历史上是有这样的实践的。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商业银行面对着共同富裕的转型,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商业银行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有五大挑战:
1.经营理念转变的挑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完全以利润导向而转向长期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的长期发展,可能商业银行在制订战略,在商业银行股东的诉求方面要做一个很大的转变。
2.治理体系重构的挑战。我们如何从治理层面,如何跟股东、跟管理层、跟政府监管层、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党委会,共同达成促进共同富裕的共识。因为公司治理的主体各自有各自的诉求,比如股东可能更多想赚取利润,他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不太感兴趣。政府更想让你增加就业和税收,想让你为共同富裕作出贡献。但是职工代表可能更多地是想从个人的角度去提升自己的薪酬待遇等等。这些诉求如何整合在一块儿来共同地为缩小贫富差距,在业务的创新和模式的重构上,为更好地服务中低收入者或者是中低的财富阶层的客户服务,在公司治理共识的达成上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3.客户群体选择的挑战。银行如何选择自己的客户,如果说在共同富裕的愿景下,可能银行更多地为中低收入者、为中低的财富阶层提供一些好的服务,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收入和财富的保值增值。但是我们过去银行为了自己赚钱,可能更多地是选择20%的那部分。如何超越“二八定律”和对高净值客户的偏好,而转向长尾的客户,转向中低净值的客户,这个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4.产品体系适配的挑战。过去我们的存款也好,我们的整个业务、服务和我们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这些产品体系都是面向赚钱的,至少是面向中高等收入,或者是能够给银行创造利润的这部分客户。我们如果为了完成共同富裕,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如何来改变产品体系,可能银行在系统上、在人员上也没做好准备。
5.盈利压力提高的一个挑战。如果说银行要面向共同富裕,更多地是服务普惠客户和中低收入的群体,利润肯定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当利润下降的时候,向股东、向社会做出自己的说明。尤其是上市银行,为了满足共同富裕这个大的战略而牺牲了短期的盈利,如何向社会公众做出解释,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除了这五大挑战之外,商业银行面临的更多的是机遇,商业银行至少面临着六大机遇:
1.普惠金融可能是一个纵深发展的机遇。普惠金融中国做了十几年了,初步具有很大的成效。未来面对共同富裕,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因为普惠金融是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金融产品,这方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在政策上会有更大的支持,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监管政策,做普惠金融的银行可能更多地得到监管层和社会公众的一种青睐。
2.财富管理转型变革的机遇。未来一段时间,几十万亿的大众和普惠型理财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过去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可能更多地要有门槛,超过50万、超过100万才享有这样的收益率。但是未来在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可能更多的财富管理的优惠或者是红利向中低财富阶层转换。这么大的长尾市场,商业银行如何抓住,对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商业机遇。
3.科技金融。在科技新兴公司的信贷和投贷联动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如何和资本市场相结合,和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相结合,共同地来扶持专精特优的企业。我们的政策也在向这些新兴的科技公司倾斜,无论是资本市场上市的条件方面,还是一些产业基金方面,已经有很多政策的支持,商业银行应该提前研发这方面的产品。
4.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商业银行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种业态,未来可能基于三次分配的公益基金的市场、慈善基金的市场会越来越发达。商业银行过去管理一些公募基金,一些理财,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基于公益的、基于慈善的,为了促进共同富裕而发展这些基金,这些公益基金、慈善基金主要是为了附和国家倡导的三次分配,这么多的公益基金、慈善基金,接近十几万亿的量,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5.农村金融的机遇。在乡村振兴方面如何缩减城乡收入的差距,这也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商业银行在乡村振兴,在县域金融,在农村金融方面,其实也有很大的可为的空间。
6.民生金融的机遇,就是产业重塑。要共同富裕,发展民生经济是关键,这些民生经济通常我们所知的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等这些领域,商业银行会面临着很大的一个授信的机会。过去这些客户相对说并不是商业银行的重点客户,在共同富裕之下,商业银行应该将这些民生行业的客户作为一个重点的战略客户、重点的授信客户来看待,这是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一个机遇。
面临着这五大挑战、六大机遇,商业银行如何转型?有9个转型的路径:
1.要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在自身发展完善中提升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能力,也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共同富裕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商业银行如何来转型,如何来提供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符合市场环境要求、符合政策意志的业务模式,自身首先需要在中后台支撑方面,在保障方面,是需要做出努力的。
2.将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融入到银行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将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提高到战略转型的高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同时面临着“十四五”规划,很多银行业正在做“十四五”规划,我们应该把商业银行如何支持共同富裕这些举措放到战略转型的高度。
3.银行应该在共同富裕的理念框架下,全面升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共同富裕时代的普惠金融2.0。商业银行做普惠金融做了十几年了,但是很多传统的做法,比如说只是限于小额信贷,限于对中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的存贷汇的服务支持上,这个可能还不够,在共同富裕的时代,我们可能要利用数字科技,利用新的投资理念和发展理念,更好地发展面向中低收入、面向中低财富阶层的一个大众理财,一个理财管理的市场,是新的共同富裕时代普惠金融面临的新的一个命题。
4.将民生金融提升到银行战略高度,与民生政务服务平台合作,将我们的民生金融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也就是商业银行要更多地把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行业作为它的一个新的战略的客户,这是商业银行在授信、在客户选择方面转型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方向。
5.要加强ESG标准及其投资原理的研究,将共同富裕的元素加入到ESG指标体系内,而且要把它作为信贷资源配置和定价的重要考量因素。也就是过去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授信标准的评估或风险的评估,主要是基于财务的(评估),未来我们如何把共同富裕这个元素加入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中,银行授信的企业客户对共同富裕有哪些贡献,它在ESG指标体系里的S(社会责任)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我们可以适度地对这些银行无论是利率还是期限,根据它对共同富裕的贡献,银行也做出一定的让利,这样是间接地推动了共同富裕。
6.全国性的银行需要更加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将金融服务和信贷资源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要缩减共同富裕的差距,一个非常大的差距是中国的地域间的不平等、财富的差距。我们要更好地支持中西部一些落后省份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来提高那些地方人的财富水平,这也是银行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作出的努力。
7.要全力支持能够提高就业率的尤其是提高年轻人就业率的中小企业和有科技竞争力的专精特新的企业。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提高中产阶层群体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财富水平。如何提高中产阶层或者是刚毕业的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呢?一定是要全力地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支持那些能够为知识型的大学生带来就业的专精特新的企业,这将来也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8.要创新研发有利于大众财产性收入提高的普惠型财富管理产品体系,逐步改变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累进型结构。我们过去的理财产品可能更多的是嫌贫爱富,你的量越高,我给你的收益率越高。这种结构不利于共同富裕,只能是让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是拉开贫富差距的。我们应该创新地研究一些能够缩减贫富差距的理财产品体系,当然对我们一个传统的金融理念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这也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9.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快研究创新公益基金、慈善基金、社会捐赠基金等基于三次分配的金融产品,做好三次分配的基础金融服务。中国过去的分配主要是基于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我们最近才提,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我们面向三次分配的金融产品,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西方发达国家有非常多的公益基金、慈善基金、社会型的基金,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这方面基金的数量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转型要抓住这个机遇,要做好这些基金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甚至是委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因为商业银行现在的理财子公司的投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