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跨界观察
有三个月没有直接讨论教育了。
外部经济环境怎么变化,现代化如何变迁,职场与公共关切怎样惬意或不得意,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更真实生活世界千年如初的场景。
在这个人间值得的烟火气中,家庭教育则是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核心议题。
近期,与一些孩子初入大学的家长、和即将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讨论家庭教育,更觉得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其实是成人于所有公共和私人的场域表演所最后的心安或不安的价值所在。因此,需要予以更多的珍视。
一,教育是应然学科
教育学在学科分类上偏向“应然”,即教育讨论总要立足于理想的教育。
教育是理想的树立、教化、实现的行动过程。
应然,便依据道德判断,而不主要依靠事实判断。道德判断,更多的是人类情感起作用,这在哲学家休谟那里得以确证。只是自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以来,事实判断更多决定了人类生活,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痛。这是讨论教育应然需要交代的学理背景。
虽然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都有理想,但包括教育学在内偏向应然的学科,其观察、分析、行动、评价的基础是人类期望的理想形态,而不是更多倚仗现实条件和可能性。
教育应然目标是什么?这是关键。
在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除了有儒家等各式入世的应然教育主张外,还有祛除社会工具化的道家主张(即不以成为社会有效工具为目的的教化思想),而儒家即便不得不入世,由于苦于无论朝野都心无所依,所以还纠结出“外儒内道”这以道为尚的心灵皈依方式;基督教在这方面似与儒家暗通款曲,它或仗剑传教、或挣钱投资,却都不耽误心属世外(上帝);佛教则直截了当,可想通、可看破、可不说破,但无论如何人都必要置身世外。
在现代,现代化史无前例的推进了人类经济事业,所以现代化进程具有强烈的效用主义目标,与此同时,现代性旗帜下也破天荒的传播出现代应然教育的首要目标:
人的主体性实现,而不是人的工具性效用。
这个目标可以进一步阐释为:人的主体性实现是现代教育的终结价值,工具性只是人实现目标的手段。二者关系不能颠倒。
现代教育进程中有许多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重大议题,但人的主体性实现是现代教育不可颠覆、不受质疑的“教育正确”。
教育如果不能支持主体性实现的向度,人的社会责任的伦理与质量都成疑问。这是现代性祛魅传统以后全球教育的观念正确。
讨论现代教育的应然,可谓:人的主体性实现是现代教育第一原则。
在现代应然教育第一原则下,现代家庭教育的目标:
安全,健康,自食其力,快乐生活。
生命存在目标、身心健康目标、自足自立目标、心安快乐目标,是家庭教育“底线保障与终结取向二而一”的目的,是选择和评价家庭教育各种可能的具体路径方法、及要达成的具体子目标的终极度量衡。
虽然这四项指标的实现无一不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条件和现代性价值话事,但现代家庭教育就应该这么倔强:
人即便被所有现代工具性包裹,人的主体性也必须脱颖而出,不被奴役、不甘苟且、不受羁绊。
虽然难题也显然:在将传统一一祛魅后,现代人丢失了源远流长思想库的拐杖。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人一定会走投无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生活世界,本自带思想营养。
二,理想教育在家庭的变异
回到上面所说的教育的第一原则,其实,在教育分类领域内部,教育的应然也是有差别的。
教育伦理学显然完全是支持教育应然取向的。
但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则未必,这二者的效用基于教育的实然立场:
政府(政策与策略)投入教育自有自身明确回报的体制目标和经济指标;社会(文化与制度)对教育的态度,也有自身收益要求和风险控制;当然,这二者立场各有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和基于正义的出发点。这些自不待言。也无须多言。
必要反思的是,家庭对家庭教育也有意无意、显性隐性指向各种回报预期和绩效评价。
麻烦就在这里。
政府与社会的功能使其必然基于自己各自的效用立场,行使自己关于达成教育目标的功能。这或者无可非议,或者无话可说。
但是,家庭,却不能任由家庭教育的经济效益目标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导方向,更不能任由其自觉不自觉的成为家庭教育的唯一向度。
为什么?因为此与教育的第一原则和这个原则指引的家庭教育目标相左。
令人难过的是,大多数家庭教育怀有农耕播种、或资本投资的显在或潜在取向。长期以来,这成为家庭教育的家长正确。
子女在这种家长正确的“正义压迫”中,满怀歉疚而卑微的长大。
只要突出家庭教育的经济功能,必然引导孩子滑入社会的工具性目标,而不是其主体性的实现,孩子就容易远离主体的安全成长、健康成长、自立成长、快乐成长。
情况不妙的是,尽管现代化拓展了中国人的全球视野,但中国家庭教育大概率还是自觉不自觉的滑向不该的经济方向。贫穷平凡之家要改变命运,基层中产之家急于向上流动,富贵之家力保财富地位声望的代际传递。四十多年前,教育竞争的集结号吹响,直至今日,中国式家庭教育就这么在有限的社会资源和更有限的C位空间,相互的卷着。
卷出去的,哪来还哪去;卷上去的,大多又不幸成为被批判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其实,即便卷上去的,就利己了吗?终究扭曲的心、落寞的人与孤独的魂,利到己了吗?
教育的应然,基于教育对人的主体性深切理解、悲悯情怀与内在驱力。
如果人们不反对人是教育的应然目标,那么,教育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就应该理解为:教育专注于促进人的自我自由自在的发展,而不是人被教育(社会)约束在一个指定的特定方向、框架、模式、模版、规则之内,带着铁链跳舞。
三,理想教育的进程与批判
需要补充说明,如何理解讨论教育议题时,教育被社会不断的反思与批评?
在世界教育历史进程中,教育对宗教祛魅、行政祛权、商业祛惑等等,是教育不断捍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然的教育为人(主体性)的主题;
在中国教育体制内反思的“大学五唯”、学者反思的大学行政化、社会反思的高考指挥棒和大学生低学习欲望、企业反思的大学毕业生低适应低能,在日本科学家反思的东亚教育浪费年轻人生命,在美国学者反思的美国大学择优选拔机制反噬教育的质量等等,这些统统都不能说明教育可能会溃败,教育被热烈激烈的关切以至于不容情的批判,只能说明教育作为人类除宗教之外最古老行业的日臻成熟与旺盛生命力。
不是吗?如果换做其他行业,在经常性被自身反复反思和社会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定会有不堪甚至垮塌的结果?
所以,跨界观察反思教育可能的问题时,确信当带着对人类文明最有魅力成果的敬意在讨论教育,而不接受任何对教育这最古老行业的轻慢轻佻。
不幸的是,在现代的权贵之所,在资本之圈,在自媒之网、在街巷市井,甚至在其它科学成就的聚光灯下,到处充斥以偏概全对教育的轻佻与轻慢。
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就总有不知天高地厚者希望再挑战一个仅次于宗教的神圣殿堂。不回到建设性的教育批评者,终将被证明不过是妄自尊大。
教育殿堂的讨论者,总恭迎满怀善意与充满谦卑的学问之人。脑满肠肥者与一无所知者相差无几,都当除外。
回到上个话题,被教育固定模式模版带上铁链跳舞的舞者,大多数会倒在走上舞台聚光灯之前。其可能最大的成功,也只能是蜕变成心理学所揭示的带着盔甲的人。他们怀疑一切、防范一切、冷漠一切。这样的人只会与人的主体性发扬光大目标渐行渐远,与人的创新创造风马牛不相及。
可惜的是,当代教育的理论讨论,到处都经常性的陷入各种次级再次级的议题,却总容易搁置或轻视了关于“教育为人的主体性”之原初、本质、顶层、终极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才是教育洞穴之顶唯一的光辉照耀。
四,学校的单向度理想教育
可惜的还有,学校教育的常态,也有诸多忘却或无视教育的应然性是指向更理想的人(主体性的人)的自我实现,而会经常妄自尊大要强制性通过人塑造社会。每每听到这类豪言,不由替孩子担心。只有一种取向的教育功能,是偏颇的。
事实上,人的美好与社会的进步之间存在复杂多元和未必对称的关系。
从历史学的长时段视角看,人类的确发明创造了许多促进自身强大的文明;从经济学视角看,需求既可以是自发的(生产观视角),也可能是被资本引导的(消费观视角),个人的经济努力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在封闭可控环境中;从社会学视角,人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但个体的努力也可能使其脱域;从哲学视角,人类的理性进步在创造着社会变迁。人类现代进程的大趋势,是理性壮大而不是受伦理学支持的情感增长。壮大理性的基础条件是经济发展,人类最大最快的经济发展格局是现代化。
可是,现代社会的效用需求却引导出现代学校教育的工具性指向。这是教育自身无解的可悲之处。
从经济条件上说,现代经济繁荣为现代学校教育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契机;从社会功能上说,现代学校教育为现代化提供了功能性人力资源;从人的主体性实现上说,现代学校教育为更多人提供了实现自己需求梦想的机会,但是否也同时提供了现代人主体性实现的通道,却在未定之天。正如现当代哲学批判的,人在现代化中的被异化是体系性的,最近其有名的标签是,科技理性所造成的冷漠、碎片化、无力感的人。
现代的学校教育似乎无意、无能、无力回应这些教育应该回答的底线也是终结的问题。
对此,跨界观察能够给予的建议是,学校教育至少知道自己的某种背离、某些扭曲,至少不在这方面相反的用力加力,至少留给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现与发展几扇小小窗户或几条狭窄通道。算是教育良知犹在。也谈不得情怀了。
五,教育应防范以萎缩方式应对逆全球化
更为麻烦的是,即便现代化自身有千疮百孔,但其作为未竟事业至少带来经济增长,这对现代教育的应然向度可能需要仔细甄别,而绝不只是灾难。
但是,当现在全球化的进程被改变,则学校教育大概率会轻易的往回退缩,并难以例外的也会配合发挥盔甲作用。
这是说,全球学校教育目前似乎大多还看不到或不愿意看到的教育萎缩。教育萎缩是拓展的教育、向前的教育、友好的教育、互惠的教育、非功利性的教育在全球供应链阻断条件下教育精神与教育边界的萎缩。如果继续下去,这是可怕的。
最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的最新愿景,也还在以现代化进程会一如既往的范式发展为主旨,而基本忽略逆全球化的趋势。这也是可悲的。
在全球经济悲观预期的条件下,教育如果做不到培育更加开阔、更加包容、足以自立的人,则至少不要堕落到催生更加内卷的人——这个内卷不只是给自己压力卷自己,而是可能会积攒恶意去卷别人。
令人沮丧的是,深陷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的学校教育,大多似乎很难明白,很难自拔。
那么,也许,家庭教育是不是可以对冲一点过度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的取向呢?
六,唯工具效用的教育偏离与家庭教育的使命
家庭教育同样不能乐观。
中国现代教育最有成就的时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光景。至少教育经济学视角是可以这样评价的。
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其中一个议题。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与社会现代化发展同调,学校教育发展的主题也与时俱进,家庭教育也不出其右。
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也被席卷进社会的工具效用,显然是可疑的。但多数家长们并不以为然。多数家长在此类议题上甚至难以甄别是非。如此,家庭教育的取向就更随机,变味成环境使然,惯性使然,个体经验使然,结果只能是与恰当向度与尺度的教育选择成为惑然或小概率事件。
在现代社会,人类已经基本摆脱贫穷可得温饱,虽然各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家庭的贫富也不均等,但即便如此,家庭教育的目标也不应该以摆脱相对贫困、向上流动或守住已有财富地位等等经济效用取向而作为重要目标。
但是,这是难题。
中国近几十年父辈们自己是怎样的人生价值取向,很大概率会“复制”到子辈身上。家庭教育的代际遗传不只是经济条件上的,同样也是价值取向上的。
作为并不进入专业、并不考较系统、并难以跨界反思教育的多数家庭,无论父辈们的经济收益、社会地位、声誉声望如何,其个人总是难免将狭隘的生活经验大概率的变为其家庭教育向度的指南。
而且可能是父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越高,其狭隘经验复制的可能性越大、负面结果越严重。
毕竟,社会转型时代中的个体,更多存在社会价值观混乱和个体盲目自负的隐症,越成功,症候越明显。这一点不难验证。
顺便说一下,这是中国进入老年社会以后,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更难治愈的几代人价值取向健康(教职工混乱与盲目自负)的难题。这是另一篇大文章。
回到家庭教育,家长们去接受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可能同样不靠谱。毕竟,这是一门尚待系统反思的学科。而且,仅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评价,专注这样的研究对研究者实在一点也不经济。
作为需要更彻底厘清的家庭教育议题,还需要时间过程,其中最可能急迫讨论的前置条件是:普遍发生的学校教育收益率下降到不值钱的境地(文凭剧烈贬值),这大概才可能会倒逼家庭教育另辟蹊径。
而现在,虽然离贬值不远,但家庭教育还是更乐意搭乘学校教育权威、网络教育鸡汤的高收益便车。
把家庭教育的天大难题“放心”的托付给未经审慎反思与辨别的结构,家长们究竟是负责呢还是不够负责?
七,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与最高境界
家庭教育有很长的篇章,但底层逻辑并不复杂:实现子女主体性安全成长、健康成长、自立成长、快乐成长的目标。实现了这些目标,也是家庭教育达到了最高境界。
为此,家长需要节制自己的“义务和爱心正确”的冲动;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身体力行示范安全、健康、自立、快乐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自己做的和交给子女的相反;不滥用“家庭教育权力”;不受花样繁多教育观念的诱惑。具体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适度教育”:
如何理解合适这个家庭教育的度?
合适的家庭教育犹如合适的土壤、水分、阳光之于植物。
也可以比喻为中餐烹调中恼人的指南:盐少许,糖少许、味精少许等等。中式烹调没有具体而明确的度,中式烹调是烹调过程失败和经验累积的个人智慧。
这个比喻意味着,家庭教育第一个条件是:家庭投入一定的教育实践精力,并需要相应的专注。
需要相信,在具体的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自立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标准化的具体指标,只有教育结果的标准:
即子女安全长大、健康长大、且长大能够能够自食其力。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面对几个绕不过去的议题:
议题一:
什么是快乐长大,是个难题,涉及对哲学议题的理解与不同方案的选择。无论如何,是否快乐,说到底还是子女自己个体体验之事,别人替代不了,也就当不了判官。快乐的底层涉及尊严,上层涉及需求的一步步满足。
议题二:
怎样判断子女以安全、健康、自立及快乐为底线目标时没有错过子女心智的正常发育?
如今,知识付费时代,人们了解子女正常状况的信息随手可得,在专业或权威机构公布的各种成长标准面前,家长第一学会的是端正平常心。
子女身心发育早一点不喜发育、晚一点不焦虑,成长多一些不浮想联翩、成长少一点不灰心丧气。
把子女当作世间独一无二的生命,好奇其发生、发育、发展的每一段成长,惊讶其每一环细微变化,欣喜其每一点成长的每天不一样,而不是以专业指标或邻居家的孩子作为自己关切幼小而伟大生命的标准。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祛除头脑里难以计数的各种“对标”冲动。
议题三:
如何理解和判断知识教育(智商情商商商)的目标与成效?
还是需要回到家庭教育的最高向度:是否能够通往安全、健康、自立、快乐目的地。
至于在这长过程中,学习者学习的多少、快慢、环境评价的优劣,其实并不重要,各种外部评价指标只要不能与四个家庭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便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事实上,家长们很难不被子女成长过程外部环境的各种效用工具(价值评价指标)俘虏。
所以,从底层逻辑上来说,家庭教育首要的是教育家长们如何认知家庭教育的向度与尺度,适度才是教育,过度则是伤害。
确定与家庭教育“底线与终结二而一”的亲子关怀,吻合恰当的教育主体性实现的方向,才能选择合适的具体目标,也才能判别选择合适的路径方法,以及合适的方式与尺度。
只是多数家庭还是被环境或潮流裹挟着走。他们看不到被裹挟的必然结果:那些在智力道路上过早过多负重的子女,日后的身心会加倍还债。
关注、关切、关爱、关怀以及判断取舍具体的教育方案,其时间成本与知识成本不小。对此,职场与家教可能不能两全。
这对多数家庭是教育的大困境。再难也不要先难孩子。
在成为家庭教育的中餐大师之前,家长至少要立足家庭教育的原点:
土壤是自己传给子女的基因,知道自己基因的利弊,扬长避短;水和阳光是家庭能够给予子女成长的包括关爱在内的各种条件,不过分给水、不过分给阳光。
议题四:
什么是不过分?比如园艺新手上路,口诀是:判断植物缺了什么,再补什么。
水比方是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冷暖燥湿(如同成长过程需要辨别的安危与是非),需要在关键时点一次性点到为止,而不是细水长流总让植物总暴露在人为浇灌中(如子女在家长的全景式监控中);阳光则比如是家长们的关注、关切和关爱(植物需要更多阳光),需要常伴常伴子女左右而又不能只有日出没有日落(植物不能一直被暴晒)。
正如中国城市化进程让大多数人有装修房子的经历,结果,得出一个人人会心苦笑的结论:装修房子是自己遗憾的艺术实践。房子遗憾问题不大,孩子教育遗憾就是大过失了。但家长们总是乐于说“我认为,我觉得”。
这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大忌讳。
议题五:
什么是家庭教育忌讳?
家庭教育忌讳“父母正确”。家庭教育的行动者要满怀谦卑。但是,这几乎是多数家庭教育难以逾越的大障碍。
因为那是几代人的心魔:
一代代越来越以“特立独行”为价值指南的年轻人,一旦为人父母,多数人难免会迁移和投射公共领域和职场之权力向度或资本向度之下的诸多不爽,所以回家大都会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如此,家庭教育各种以讹传讹的灾难也就难免会接踵而至。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的人心意气难平的逻辑结果——不平总得有个更少风险更低成本的空间平,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快速变迁的家庭代价。
每个具体家庭的家庭教育的度,不能依赖家庭教育经验积累的——成本太大,风险无法控制,而是需要靠每个家庭为人父母者提前专门学习研究的。
专门,不是买网红帐不能跟风跟概念,而要系统性的了解教育规则之事、社会制度之事、伦理规训之事、以及它们与人的发展关系之事。
这不容易,是家庭教育的高门槛。
议题六:
什么是适度的营养?
历史上,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少数家庭有条件依照教育经济学的提示支持子女接受教育,传统家庭完全信赖学校教育的权威性主张与评价;至于社区影响到的家庭教育,仅在回避明确负面影响的底线方面才有所作为,比如孟母三迁。
中国现代的家庭教育则大不同,由于普遍经济条件的提高和全球信息的流动,更多的家庭有条件不只能够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教育资源的得失取舍,而且还能对教育观念、教育路径、教育方式方法实施完全个性化的认知、评价以及取舍。
但这未必就都是幸运,因为它带来了教育资源匮乏时代所没有的难题,家庭教育资源、观念、路径和方式方法的选择性困难。
类似初入富裕时代的人们普遍发生“三高”富贵病(其实是贫穷病),教育资源渐渐丰富的时代,中国家庭教育也在给孩子提供过度的营养。这种家庭教育的过度供给与几代家庭由贫穷到富足、从没有选择到选择困难的变迁状态相对应。
适合的营养涉及如下五个基本方面:
其一,合度的营养是供给与消化同比相当
这个时代,瞄准教育经济收益,市场上各种家教资源由资本背后推动供给,资本的目标是资本本身的投资收益而不是其他。结果就是,家庭教育上吃不饱的少,吃撑了的多。
来不及消化者,当然也容易无能对子女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有恰当理解。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大贫困。
从无能消化,到无暇选择,再到无力好奇,被教育者的主体性(意愿与能力)就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中被消失,家庭教育就如此以善良之意、负责之心、正义之名、资源之丰而可能在行摧毁子女主体性实现之实。
而这,还不止于家庭教育。
其二,理解成长是子女自身生长为主
曾有人工智能专家告诉生物学专家,促进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的神奇其实有解,植物本身具有特殊强大的算法,接受光合作用看似试错过程其实并不盲目,而是特殊精妙算法的作用。枝叶上无数触角无数次的接受光合作用的经历换得一次成功,植物就成长了。烧不尽的野草和参天大树,都是这种植物自带算法的结果。
这应该给家庭教育以启发:从婴儿到青年,家庭教育有足够机会给予孩子无数次自我触摸世界(包括试错)的机会,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的算法让他们开窍,一切豁然开朗。他们健康长大就好,他们自立就好,他们开心就好。
其三,给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以警示
即便是从教育经济学视角,学校教育作为社会选拔淘汰的重要机制,也应该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静待花开。
其四,值得社会反思
教育所塑造的人不只是社会的,同时更应该是学习者自己的。学习者花不开,可能也是社会供给侧输入的土壤、阳光、水分、营养不足或过度,不合适或不合时宜。
如果选择相信每棵植物都有自己特定精妙的算法,那么就应该相信和尊重它们自己会有长成什么样子的期望。
其五,对每个接受教育的启示
基因、遗传、家庭、社区、学校、网络、经历等等,供给孩子成长的信号各式各样,各种成长的可能性当然也就会有千差万别。所以,学习者应该自信:
此时或彼地的够卓越或不够卓越,可能即是外部输入问题也是算法未启动问题。别人静待花开,自己早晚成才。
当然,还要强调一下,所有的长大,不能指望单向度的被用(工具性外用),而必须至少同时还是自用且自己喜欢。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