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铌薄膜在超薄线路制造中展现潜力,有助解决电子产品能耗问题

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非晶体材料磷化铌,在制造芯片上的超薄线路时,只有几个原子厚的磷化铌薄膜导电能力比铜更好。此外,这种薄膜可在较低温度下沉积生产,与现代计算机芯片相兼容。这种新材料在未来的纳米电子学领域极具潜力,有望带来功能更强、更节能的电子产品,帮助解决当前电子产品中的电力和能耗问题。

资讯9

随着计算机芯片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在芯片中传输电信号的超薄金属线已成为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线路更细更薄,标准金属线的导电能力会变差,最终限制纳米级电子产品的尺寸、效率和性能。
而新型导体磷化铌是拓扑半金属,其整个材料都可导电,但外表面比中间导电性更好。随着磷化铌薄膜变薄,中间部分收缩,但其表面积不变甚至更大,更好的表面导电能力使整个材料成为更好的导体。另一方面,铜等传统金属一旦薄于50纳米,导电能力会变得更差。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室温下工作,磷化铌在薄膜厚度低于5纳米时,导电性也比铜更好。在这种尺寸下,铜线难以跟上快速发射的电信号,并耗散更多的热能。
此前,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可用于纳米电子领域的导电材料,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候选材料都有极其精确的晶体结构,要在非常高温度下才能形成。此次研究制造的磷化铌薄膜,有望成为更理想的导体,也为探索利用其他拓扑半金属制造超薄电路铺平了道路。
研究显示,磷化铌薄膜可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形成。在400℃下,研究人员可将磷化铌沉积为薄膜,这一温度可避免损坏或破坏现有的硅计算机芯片。
研究人员指出,磷化铌薄膜并不会快速取代所有计算机芯片中的铜,在制造较厚线路和电线时,铜仍然是更好的选择,而磷化铌更适用于最薄处的连接。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子产品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子产品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分析、投资前景及策略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