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大降价!天猫“618”放出近12万台iPhone15 1小时卖了15亿元
资讯
10月底前商业银行对存量房贷开展批量调整
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房贷”)利率定价机制,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存量房贷重新约定加点幅度,促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同时发布倡议,各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在2024年10月31日前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开展批量调整。
世界首支、全球最大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下线
从大连重工装备集团获悉,经MAN专利公司、ABS美国船级社和客户联合检验,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大连华锐船用曲轴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首支、全球最大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12G95ME-C10.5成功下线,使企业在与国际同行企业的试制竞赛中一马当先,完成“全球首制”,再次让中国品牌叫响全球。
碳基化合物中发现单电子共价键,百年理论获证实
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中两个碳原子通过共享一个电子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共价键,这种键被称为σ键。这一发现证实了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理论,并被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大尺度宇宙结构理解取得突破,“引力盆地”关键区域被确定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石墨烯控制技术能消灭99.9%表面细菌
石墨烯以其强大的杀菌性能,有望成为抗击耐药细菌领域的颠覆性技术。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普通冰箱贴中的磁铁技术,研发出一种超薄的针刺状表面,作为导管和植入物的涂层,可杀死医疗设备表面99.9%的细菌。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新硅基电池提升分子太阳能储能系统效率
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破解太阳能生产间歇性这一难题,西班牙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首款硅基太阳能电池与创新性分子太阳能储能系统(MOST)相结合的设备。最新研究有望改善太阳能捕获及储存技术。
中国位居2024全球创新指数第11位
当地时间9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在对全球130多个经济体的排名中,中国位居第11位,较去年上升一位,仍是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提升“含新量” 迈向“高智绿” ——从二〇二四世界制造业大会看行业发展趋势
9月20日—23日,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吸引约1000名国内外嘉宾出席,举办开幕式、主旨演讲、项目对接、平行论坛等活动,设立2万平方米展区,集中展示制造业各领域最新产品和重大创新成果
人的一生为何有两次“断崖式”衰老?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实际上,这种感受并非错觉,或许正是身体内部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医学数据与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新一代植物绝缘油通过13项型式试验
近日,该院植物绝缘油技术攻关团队牵头研发的新一代植物绝缘油顺利通过氧化安定性等13项型式试验,标志着我国电网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通过操纵光子动量,纯硅光学性能提升四个数量级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操纵入射光子的动量,使纯硅从间接带隙半导体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其光学性能提升了4个数量级。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
利用小而强的蛋白 紧凑型“基因魔剪”实现高效编辑
瑞士苏黎世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合团队通过设计小而强大的TnpB蛋白开发出一种变体。该变体修饰DNA的效率提高了4.4倍,成为一种紧凑、有效的基因编辑新工具。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杂志上。
向实现室温超导迈进——量子物理学赝能隙难题获突破
美国纽约熨斗研究所计算量子物理中心研究人员巧妙地运用了一种计算技术,在理解“赝能隙”这一长期困扰量子物理且与超导性密切相关的难题上取得了突破。这项发现刊登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将助力实现室温超导,以及在无损耗电力传输、更先进的核磁共振技术和超高速悬浮列车等领域的应用。
我国特色航天营养保障体系建立,未来“太空餐桌”更丰富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内除了品尝莲蓉馅的“太空月饼”,还分享了香辣羊肉、土豆牛肉、红烩猪排、奶香鸡米、马蹄糯米糕等——这是地面支持团队提前根据每名航天员的口味喜好准备的个性化“中秋大餐”。
高速创建和测试数十亿种化合物,DNA编码化学库新技术助推药物研发
近年来,科研人员虽然在分子疗法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新发现的活性物质数量依然不足。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DNA编码化学库(DEL)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在几周内自动化合成并测试数十亿种化合物,还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药物分子,这类药物将作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触及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