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仓储行业概述
粮食仓储是指将原粮或成品粮放置在仓库或其他储粮设施中,并利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保证粮食数量和质量水平,以满足未来需求的行为。粮食安全是维持人民健康正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推进粮仓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目前,我国粮食仓储按储量性质分为国家储备粮仓、企业周转粮仓、农户自储仓。
二、粮食仓储行业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重点发展粮食仓储行业,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仓储管理规划化指南》中指出:建立并落实粮食出入库(仓)管理、账卡簿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仓储管理制度或要求。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粮食仓储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从产业链来看,粮食仓储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和收购,粮食生产是该产业链的起点,涉及农户的种植活动,包括种子选择、农资投入、田间管理等。中游是指粮食仓储行业,这一环节的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仓储设施和管理经验,以确保粮食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和安全。下游是指粮食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将加工好的粮食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
2、产业链上游
中国粮食仓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粮食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为粮食仓储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原料支持,2023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8968.54千公顷。
四、粮食仓储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得到了大力推进。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仓储在粮食仓储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平稳上涨态势,2023年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规模为845.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规模为422.1亿元。
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粮食仓容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粮食仓库,粮食仓容已经在2023年超过7亿吨。
国家储备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日趋完善,形成了一种稳定性极高、缓冲性极强的储运网络,实现了既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又能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迈向现代化的粮食流通体制,“产购储加销”协同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国收购平稳有序,全年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与上年水平大体相当,“大国粮仓”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五、粮食仓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粮食仓储行业作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与农业全产业链之间的紧密关系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延伸产业链、 打造供应链、 提升价值链,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确保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安全可控, 为建设农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