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概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建筑垃圾通过分类、破碎、筛分、剔除、除尘等工艺,转化为可以重新利用的再生资源,如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再生砂浆、再生无机料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道路工程、地基基础等领域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政策
发展垃圾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采取污染物协同控制、环境污染第三方防治等措施,持续提升我国环境治理的整体化水平。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建筑垃圾生产、建筑垃圾分类等领域,产业链中游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产业链下游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主要可用为再生骨料、再生混凝体、再生砖等。
2、产业链上游
随着中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垃圾产量逐年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建筑垃圾产量为30.12亿吨,随着中国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复苏,预计到2024年中国建筑垃圾产量将上涨至34.83亿吨。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国环保利好政策的持续实施,刺激中国垃圾处理等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中国建筑垃圾资源花了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上涨,从2018年的12.7亿元上涨至2023年的124.1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7.77%。预计到2024年,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将上涨至176.09亿元。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建筑垃圾利用量逐年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建筑垃圾利用量为2.71亿吨。
五、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泰达环保主要从事固废处理及生物质能利用,包括但不限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卫生填埋,农林秸秆焚烧发电,餐厨厨余、污泥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收储运及热电联产等资源循环利用相关业务,业务覆盖国内津、冀、鲁、辽、苏、皖、黔、湘、蒙等主要省市,已实现9省15市的全国布局。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10.67亿元。
六、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趋势
一是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用于实时监控、精准分类和无人化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二是绿色低碳技术成为主流,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同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建筑垃圾的“零废弃”处理;三是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如高效破碎筛分、再生骨料改性和3D打印建筑废料利用等技术,提升再生产品的质量和应用场景;四是产业链协同技术加强,上下游企业将加强合作,构建闭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