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货代行业概况
国际货代是国际货运代理的简称,是指受进出口发货人、收货人或贸易商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运运输及其相关业务的企业。国际货代企业的基本业务包含国际空运运输、国际海运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涵盖揽货、订舱、托运、包装、报关、报检、单证、保险、仓储、清关、派送以及结算等运输相关环节。结合经营规模和企业类别对国际货运代理进行分类,国际货运代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二、国际货代行业政策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受到各种国际法规和贸易政策的影响,包括海关法规、进口和出口许可证要求以及关税政策。2025年3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度国际货运代理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畅通大宗商品、新能源汽车、冷链等国际物流。鼓励大型工商企业与骨干物流企业深化国际物流合作,共建共用海外仓储等基础设施,提高储运、流通加工等综合服务能力。
三、国际货代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国际货代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者与运输服务提供商,其中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港口、机场、铁路货场、仓库、集装箱堆场等。下游则主要是进出口贸易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零售业企业等。
2、中国进出口商品总值情况
近年来随着GDP的成长,我国贸易的进出口总值也相应的得到增长,同时拉动了物流运输需求的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进出口商品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进口总值为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出口总值为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出口差额为7.06万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四、国际货代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国际货代行业受到严格管制,发展不够充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逐步放开了对国际货代的行政管理,国际货代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为22357.3亿元,同比增长5%。
2、百强企业收入情况
自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往来频繁,带动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蓬勃发展。此外,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自贸区的建立及国际贸易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为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迎来利好局面。2018年至2023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由4235.9亿元增长至7276.3亿元。
3、监管进出口货运量
据统计,2024年我国监管进出口货运总量为56.03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监管进口货运量为36.34亿吨,同比增长3.9%,监管出口货运量为19.69亿吨,同比增长7.3%。监管运输工具来看,2024年我国监管运输工具总数为4318.63万辆(艘),同比增长25.2%。
五、国际货代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目前中国空运货代市场的竞争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上海、北京、深圳等口岸部分空运货代以经营出口预付货物、进口货物地面操作为主,他们通过包舱包板来实现自己的规模优势。这部分代理竞争虽然激烈,但比较有序,主要基于价格及服务等因素。各个口岸的货源逐步向几个大型空运货代集中。第二个是一些具有外资背景的空运货代在指定货的支持下,表现颇为抢眼,并且呈现出集团优势。我国国际空运货代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其中大型企业较少。这些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服务质量竞争、运输时效竞争等方面。
六、国际货代行业前景展望
我国国际货代行业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物流业的持续增长,国际货代行业的发展仍然充满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国际货代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行业监管为中国国际货代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