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水蓄能发电行业概况
抽水蓄能是绿色、低碳、清洁、灵活的电力系统调节电源,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等配合效果较好,可发挥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备用、提供转动惯量等功能。抽水蓄能电站按电站有无天然径流可以分为纯抽水蓄能电站与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按水库调节性能分为日调节抽水蓄能电站、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与季调节抽水蓄能电站。
二、抽水蓄能发电行业政策
2024年以来,国内多项决策、政策部署指明了抽水蓄能的发展形势,即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建设智能电网,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三、抽水蓄能发电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抽水蓄能发电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设备制造商,设备包括水轮机、发电机、水泵、主变压器、监控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与运营商,参与主体多为电网公司、国企,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实力突出。产业链下游主要是为电网系统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维持电网稳定,为电网提供能量。具体功能有调峰、调频、调相、储能、故备用等。
2、水电电源工程完成投资额
水电是全球最传统和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渠道,具有投资规模大、使用寿命长、营成本低的特点,据统计,2024年我国水电电源工程完成投资额为1029亿元,其中抽水蓄能投资同比增长40%,占水电投资比重46.7%。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四、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累计装机容量
在全球范围内,抽水蓄能亦因其技术成熟、经济性优、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调节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支撑风光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利用的重要基础,其开发建设也逐渐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支持。据统计,2024年全球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容量增至205.3GW。
2、中国装机现状
“十四五”以来,我国抽水蓄能行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目前,运行电站装机容量接近6000万kW,在建(核准)规模跃升亿千瓦级,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助力清洁能源消纳,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累计装机容量为58.47GW,新增装机容量为7.07GW。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高低起伏,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抽水蓄能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站点丰富且分布范围广。从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装机容量区域分布来看,其中华东区域最大,华北、南方区域次之。
3、抽水蓄能发电现状
抽水蓄能是现阶段技术成熟度最高、经济性表现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潜力的清洁灵活调节电源,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核电等多种能源形式配合时均展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是构建完备新能源基础设施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抽水蓄能发电发电量与售电量不断增长,到2024年我国抽水蓄能发电发电量为608.9亿千瓦时,售电量为605.5亿千瓦时。
4、抽水蓄能发电行业投资规模
目前我国抽水蓄能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由原电网企业扩展到电力企业、地方国企、民企等,为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背景下,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期,据统计,2024年我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投资规模为367.64亿元,同比增长32.2%。
5、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经营规模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市场营收主要受到装机容量、电价政策、运营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统计,2024年我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经营规模为228.88亿元,同比增长9.8%,随着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的扩大,市场营收也将持续增长。从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加和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需求的提升中国抽水蓄能电站市场营收将保持增长态势。
五、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参与者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核集团、三峡集团等。其中国家电网抽水蓄能电站装机量占比68.86%,南方电网抽水蓄能电站装机量占比17.58%,其他公司抽水蓄能电站装机量占比13.56%。
六、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前景展望
1、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应积极开发建设抽水蓄能。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迫切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与火电灵活性改造等传统的调峰手段相比,抽水蓄能具有双向调节能力,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与新型储能相比,抽水蓄能是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绿色低碳安全的调节储能设施,抽水蓄能长期积极有序发展仍是主基调。
2、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包括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多个环节,产业“过冷”或“过热”都不利于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且对经济社会、劳动就业等方面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统筹电力供需、区域协调、产业链协同等因素,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亟待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为配合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开发运行,抽水蓄能机组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也亟待提升。针对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环境气温低的特点,需要开展海拔4000米级环境下的单机大容量抽蓄机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4000米级海拔环境下的发电电动机电压开关设备、低空气气压条件下的电机绝缘防晕体系可靠性和绝缘状态智能监测,以及更为高效的冷却方式。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