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院经济行业概述
庭院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时空为基础,以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为手段,运用自有可支配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综合配置和开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从事集约型商品生产的一种家庭自营经济活动。它具有灵活性、高效性、科技性、提供就业途径等特点。
二、庭院经济行业政策
庭院经济的概念是由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在1984年提出的。在过去近40年间,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指出: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将庭院经济列为乡村富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鼓励各地结合资源禀赋探索创新模式。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庭院经济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庭院经济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庭院经济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种苗、养殖原料、建材与设备、农业技术等;产业链中游为庭院经济;产业链下游为农贸市场、超市、酒店直供、电扇平台等。
2、产业链上游
中国庭院经济上游原材料主要为苗木行业,根据林业局数据显示,随着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绿化的形势与任务的转变,以及耕地保护政策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国苗木生产正处于“优化整合、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育苗面积、苗木产量以及苗木需求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23年中国苗木行业产量为381亿株,实际使用量为78亿株。
四、庭院经济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庭院经济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明确鼓励脱贫地区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涉及特色种植、养殖、手工、旅游服务等多元化形式。农村庭院经济成为乡村振兴关键抓手,城市家居庭院市场则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庭院服务行业同步扩张。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庭院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760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庭院经济上涨至850亿元。
中国庭院经济行业市场结构可分为庭院种植、庭院养殖等,其中庭院种植行业占比最重,占比为52.94%,其次为庭院种植,占比为29.41%,其他占比17.65%。
五、中国庭院经济重点企业分析
棕榈股份凭借优质的项目实施能力,工程类项目作品曾荣获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奖、 “园冶杯”金奖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奖金奖等在内的重要奖项,彰显了公司 在景观工程领域的专业水准与创新实力。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园林施工收入为38.71亿元。
六、中国庭院经济行业发展趋势
物联网(IoT)与AI技术将推动庭院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例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结合AI算法自动调节灌溉、施肥和温控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割草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割草机器人将在复杂地形和多场景应用中突破技术瓶颈,逐步替代传统工具,成为庭院自动化管理的核心设备。在农村庭院经济中,自动化加工设备(如中药材切片机、农产品烘干设备)将普及,减少人工依赖,提升生产效率。例如,甘肃省岷县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中药材加工标准化,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庭院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庭院经济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