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发展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定义,种子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业则是指以作物种子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商品化种子为目的,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技术为手段,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于一体的商业行为。
我国种子行业起步较晚,在新中国成立后种业市场才开始初步形成,一开始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良种的普及和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农作物选育水平、良种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升,种业阵型企业集群初具雏形。
二、种业主要政策汇总
种业振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随着国际形势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増加,为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国作出种业振兴的战略部署。2021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振兴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种业执法推进,行业生态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种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种业发展现状
1、种业市场规模
随着生物育种种子市场渗透率的提升,种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同时,我国粮食产量和需求量同比增长,供需平衡较为稳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约为1242.22亿元,随着未来生物育种种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植物蛋白质和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杂交小麦的推广,种业的市场规模将长期保持稳中有增,预计于2025年达到近1500亿元。
2、种子细分品类结构
中国种子行业品类结构丰富多样,我国种子行业产品主要由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组成。其中,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子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三大产品合计市场占比超过50%。
3、企业存量规模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种业相关企业存量规模达到21.73万家,截至2025年4月,国内现存种业相关企业22.78万家。从注册量来看,2024年全年注册4.13万家相关企业,从成立年限来看,近四成种业相关企业成立年限在1-3年。从国标行业来看,近半数种业相关企业归属于农、林、牧、渔业。
四、种业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结构
种业产业链上游涉及种子选育及繁殖、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上游环节决定了种子的品种和质量,中游环节保障了种子的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供应,下游环节则将种子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等领域,实现其价值。
2、上游
肥料为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能够增强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近年来我国肥料市场规模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2024年国内肥料市场规模达到7335.86亿元,同比增长2.8%。
五、种业发展趋势
1、收购与兼并兴起,行业不断整合
技术进步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收购与兼并则是推动种业企业研发能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因素。在主要种企的知识产权保护下,中小种企难以突破大型企业形成的技术封锁。面对育种耗时较长、多轮育种时间不确定、投入产出比偏低等问题,中小型种业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难以形成有效的研发实力。
2、种子产业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
种子产业内部各相关环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种子公司向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大型种子公司发展,以此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种子公司经营品种与业务范围也更加多元化。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型种子公司在种子经营上都采用以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种子为主、兼营其他多种作物种子的经营模式。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既可保证种子公司主营品种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又可使其次要经营品种拥有一定市场声誉,同时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明确其未来业务开发方向。
3、种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育种研发是种业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跨国种业公司凭借其雄厚资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了绝大多数领先的育种技术,并依靠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巨大法律成本建立了极高的竞争壁垒。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育种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整体育种热情不高,参与度较少,也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科研人才与科研院所展开深入合作,因而中国种业研发成果及新品种的推广一直较少。
4、联合创新育种将成为趋势
我国玉米种植生态区复杂,多山且南北跨度大,每一个生态区都有表现突出的玉米品种,各大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也都各自掌握一些独特的玉米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的突破,源头在于种质资源。2023 年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若能够把全国独特的种质资源放到共享共创平台上,实现联合育种创新,有利于我国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种业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种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