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其重要作用体现在给遭受工伤以及职业病的职工提供经济补贴、医疗救助等。我国工伤保险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推动国内工伤保险事业又上新台阶。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的前提和条件是参加工伤保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原则规定,参与工伤保险需满足两个条件,即:用人单位属于参加工伤保险的范围;职工属于参加工伤保险的对象,二者以劳动关系为前提。
工伤保险的参保条件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保险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工伤保险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中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5474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1600万人,同比增长了6.7%,增速呈现扩大趋势。
2013-2019年中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资料来源:人社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工发展进入新阶段,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提入日程,近年来参与社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及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达8616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531万人,同比增长6.6%,增速呈阶梯式上升。
2013-2019年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数量
资料来源:人社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积极推动工伤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018年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99万人,同比2017年增加6万人。
2013-2018年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
资料来源:人社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2018年中国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6.9%,工伤保险基金支出742亿元,同比增长12.1%。2018年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785亿元,同比增长11.1%。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9年统计快报,2019年全国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为816亿元,与2018年统计公报基金收入的913亿元相比,2019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0.6%,基金支出为742亿元,同比上升10.1%。
2013-2018年中国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资料来源:人社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3-2018年中国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资料来源:人社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国内工伤保险现存问题
1、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问题
尽管从工伤保险制度产生开始,所包含的人群范围在不断地增加,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职业的兴起,更多的劳动者在新业态中创业就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当中的规定,工伤保险费需用人单位进行缴纳,而没有劳动关系的灵活就业人员,用人单位通常不会为其提供工伤保险,因此,新形势下对如何把更多的职业人群纳入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工伤认定范围问题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将职工的“工伤”分为伤、病两种情形。职工患病或者因病死亡的,只有符合第十四条第(四)项的患职业病,或者符合第十五条第(一)项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才可以认定或视同为工伤。伴随着新兴职业的兴起,导致出现复杂的职业危害,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已经不再工伤认定的范围,例如隐形工伤、辐射问题、过劳问题等,这些缺陷影响了新工伤保险条例作用的发挥。
3、自愿弃保、协议弃保问题
新时期下,由于多元化的工作内容与复杂化的工作形式,使得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用工灵活和劳动关系多重性的现象,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紧密捆绑的传统就业特征已面临巨大挑战。在我国工伤保险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劳动者(主要是流动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会保险的问题。少数用人单位并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也随之更加“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