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极材料行业概况
目前应用最广的负极材料仍然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以天然石墨为基础和其他负极材料掺杂形成的复合石墨),硅基等合金类负极材料虽然已开始在特斯拉/松下动力电池上应用,但仍处于推广的初期,需求还比较有限。中间相碳微球具备倍率性能优异的特点,但是制备工艺复杂、产率低、成本难以下降,发展也比较受限。硬碳和软碳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
主流负极材料及其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从全球负极材料产量来看,2019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为32.6万吨,同比增长25.4%。
2015-2019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为26.5万吨,同比增长38%,占全球负极材料产量81%,同比2018年增长7个百分点。
2015-2019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人造石墨产量来看,据统计,2019年中国人造石墨出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56%,人造石墨出货量占负极总出货量比例达到78%,同比增加9pct。除了人造石墨以外,剩余出货较多的负极类型为天然石墨,大约占比20%不到。
2014-2019年中国人造石墨产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在四大材料中负极的竞争格局最好,2019年CR3和CR5分别为57%和79%,头部企业更加受益。其中天然石墨负极贝特瑞一家独大,人造石墨负极以江西紫宸、东莞凯金、宁波杉杉三家分得63%的市场份额。
2019年动力电池四大材料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负极行业市场格局由“三大多小”逐渐衍化成“四大多小”。传统的三大为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三家市场份额2015年至今合计均在60%左右,而新晋的“一大”为凯金能源,其2019年市场份额达到17%,
2019年中国负极材料竞争格局(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海外目前的负极公司仅有日立化成、三菱化学等两家,而国内则有贝特瑞、杉杉、江西紫宸、凯金能源能多家公司,相比于电池、隔膜、正极材料等,石墨负极国内企业的市占率和出货量占比最高,预计未来国内企业市占率继续攀升到90%以上,原因是负极是高耗能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企业会比较有优势。
2019年全球Top10企业负极材料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行业格局变化,现可概括为“三大三小”,第一梯队是天然石墨龙头贝特瑞和人造石墨龙头上海杉杉科技和高端人造负极龙头江西紫宸,目前人造石墨市场已呈现出杉杉和紫宸双寡头的格局,而贝特瑞凭借优质的客户,人造石墨也在奋起直追的第一梯队格局,这3家企业2019年负极总出货量均在4万吨以上。三小分别是星城石墨、东莞凯金、翔丰华,这3家企业2018年的出货量均在1万吨以上,其中东莞凯金虽然出货量已排前三,但由于单一大客户占比高,产品低端,还是归到第二梯队。
2019年中国各企业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出货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锂电池下游市场中,数码市场逐渐饱和、增速放缓,电动汽车市场受补贴红利消退的影响,市场需求下降,储能锂电池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难以作为行业支撑,电池行业发展速度放缓。
与此同时,随着电池技术的革新,对企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终端市场势弱,降本压力、资金压力不断加大,造成技术和资金的门槛不断提高,锂电池市场进入了调整期。
随着行业竞争压力增加,头部企业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指标,一方面到电费较低,政策优惠的内蒙、四川等地布局石墨化等高成本的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降本增质的效果,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小企业随着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局可能性大增,预计未来两年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负极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中国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