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极材料概况
负极材料种类繁多,人造石墨及天然石墨为商业化应用主流。负极材料在锂电池充电过程中主要起储锂作用,其脱嵌锂电压和比容量对电池能量密度影响较大。优异的负极材料需同时具备低的脱嵌锂电压、高的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倍率特征和循环性能。负极材料种类较多,可分类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
负极材料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同的负极材料有不同的优点,比如碳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高的循环寿命及安全性等优点。钛酸锂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性能优异的负极材料,但能量密度低、价格高。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负极材料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硅基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锂电池负极材料上游为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等化工产品,中游为负极材料制造,下游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及工业储能电池的应用。
负极材料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负极材料市场现状
2019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20.8万吨,占比负极材料总出货量78.5%,相比2018年占比提升9.2个百分点。
2016-2019年负极材料出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格局由“三大多小”逐渐衍化成“四大多小”。传统的三大为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三家市场份额2019年至今合计均在60%左右,而新晋的“一大”为凯金能源,其2019年市场份额达到17%。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压制,负极材料板块业绩下滑严重,行业增长无力。如杉杉股份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2亿元,同比下降39.8%;净利润亏损0.84亿元,同比下降336.5%。其他两家上市企业也呈现业绩下滑、亏损加剧的状态。受疫情压制,整个行业遭遇滑铁卢,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但是负极材料行业的亏损并不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是受不可抗力的影响。从最近几年负极材料出货量的数据来看,负极材料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如果没有疫情影响,负极材料行业出货量在2020年突破28万吨不是问题。
而且着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增多,新能源车型结构的不断丰富,消费者对新能源的消费意向不断增强,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与日俱增。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辆,达到237万辆的水平。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550万辆。2019-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还将不断增长,销量将由2019年的221万辆增长到2025年的120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6%。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将带动上游产业的负极材料行业的增长。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负极材料行业拥有十分巨大的发展前景。
2017-2020E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业内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