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基计划替代自主招生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宣布从2020年开始推行“强基计划”,原有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不再使用。强基计划明确了起步阶段,遴选一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高校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强基计划的目的性现在看来非常明确,就是选拔出一批能够具有未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潜力的优秀高中生。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强基计划指出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实际上基础学科的就业方向较窄,因此强基计划意味着大部分学生将被纳入基础学科的科研序列,而不是传统的就业方向。
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模式的区别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实际上强基计划普遍被认为是自主招生政策的一个替代品。自主招生下的招生专业明显比强基计划更全面。以江苏省为例,应用性较强的工学占比接近47%,其中囊括了计算机类、临床医学、电子信息等就业强势专业,对于考生的吸引力非常大。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其实都不希望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就读哪所学校,自主招生的本意就是对于高考模式的一种补充。自主招生政策近年来饱受诟病,原因还是降分幅度过大而制度漏洞长时间没有弥补导致高中生竞赛、论文领域乱象丛生。一些家长绞尽脑汁希望通过造假帮助孩子拿到高人一等的报考条件,论文代发、科研造假依然成为新的教育产业链,典型就是2018年河南严重的报考条件造假事件。而高校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导致审核标准与分数优惠越来越大更是刺激了造假之风,因此2019年各大高校将自主招生报名条件提高到省级一等奖或者全国二等奖,自主招生模式实际上名存实亡。
2019年江苏省自主招生录取专业大类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二、强基计划的招生模式
强基计划目前只针对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共36所招生,而从2020年各大高校推出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来看,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外,各高校的强基计划人数偏少一般在60人至210人之间。而各大高校的计划专业一方面符合强基计划的本意即培养基础科学基础人才,另一方面突出自身高校优势学科特色,如西安交通大学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纳入强基计划。另外文科招生主要集中在哲学、古汉语文学与历史学三个专业且招生人数较少,大部分专业对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有选考科目的要求。
部分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规模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强基计划招生由于是在高考之后在进行校内的综合素质测试,因此不会出现各大高校为了抢夺优质生源的互相抹黑、随意许诺降分条件的乱象。但是从2020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来看,由于部分专业报名的门槛不高,其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想象。数据显示各大高校的报名人数均达到五位数以上,以中山大学为例,根据其公布的校考入围条件是计划数的4倍计算,大约只有600人能进入校内综合素质考核阶段。许多考生将强基计划视为进入名校的梯子,但是从强基计划的执行要求来看,“一条道走到底”是该计划下考生必然的选择,各高校对于强基计划下的学生流动、学籍、升学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想要“先进学校后转专业”的设想已然不可能被允许。
强基计划具体实施要求
资料来源:相关学校招生办,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强基计划是进入名校的捷径吗
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大学与中学都是根据学校头衔来分类的,实际上2020年作为强基计划的第一年报名人数相比于自主招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家长把强基计划当成了“冲一冲”名校或者低分进名校的手段。在校考阶段,高考分数占比85%(个别学校90%),而学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占比仅为15%,校测比例占比很小意味着高考分数依然是决定学生能不能上一个好大学的关键因素,大学在招生中的自主空间并不大。然而事与愿违,目前各大高校公布的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表明强基计划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不亚于高考甚至比高考还要激烈。以高考大省河南为例,如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强基计划入围校考排名比2019年的录取排名还要高出上千名,而实际上强基计划的专业也主要以冷门专业为主,热门专业分数要求只会更高。对于一些一心想要进入名校的考生来说,凭借更高的排名去争夺一些冷门专业的录取名额实在算不上明智之举。
部分高校在河南省入围高考排名同2019录取排名对比
资料来源:各高校招生办,华经产业研究院
四、高中学科竞赛的未来
强基计划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扶持基础学科的发展。由于基础学科市场的产出效益不高,就业面较窄因此生源、投入长期处于劣势。而强基计划正是为了将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优秀学生选拔出来加以培养,而考生在选择强基计划时需要关注的在于个人对于相关学科是否有着强烈的兴趣能够坚持科研事业,而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否支撑未来可能的硕士乃至博士生涯没有正式工作收入的状况。虽然强基计划的出现让过去以自主招生为代表的学科竞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招生政策来看,优秀的竞赛生依然可以通过竞赛成绩进入校考阶段,一般而言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是进入校考阶段的重要条件。总的来说强基计划受到专业、规模、招生方式的限制,不应当被大部分考生作为一个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或者捷径,未来的发展仍需一段时间的观察。
部分学校强基计划竞赛要求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强基计划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普通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