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组件分类
光伏组件分为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两类,晶硅组件占据着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薄膜组件具有较低转换效率、产品寿命衰减严重等缺点,市占率较低,仅5%不到一点。晶硅组件分为单玻组件和双玻组件,单玻组件的背板材料大部分为不透光复合材料,目前单玻组件仍是晶硅组件的主流。
光伏组件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0年,我国组件产量达到124.6GW,同比增长26.4%,以晶硅组件为主;随着全球光伏产业不断扩大,我国光伏装机量的不断提升,预计2021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将达到145GW。
2013-2021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其中光伏发电项目总量14.78GW。2020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其中光伏项目总量33.05GW。2020年10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公布光伏竞价转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将两类竞价项目直接转为平价上网项目,包括2019年光伏发电国家补贴竞价已入选但逾期未并网项目3.89GW,以及2020年光伏发电国家补贴竞价申报但未入选项目4.11GW,总计约8GW。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官方解读,列入平价项目清单的项目,除并网消纳受限原因以外,光伏发电项目应于2021年底前并网,否则不能享受20年固定电价、优先消纳等支持政策,同时明确已公布的2019年第一批平价项目亦按此要求组织建设。考虑2019年第一批平价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预计2021年内约有45GW以上的平价项目应进入建设并网周期,且多数预计于2021年内完成建设并网。
近期部分光伏组件招标结果汇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出口方面,据统计,2020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主要国家排名前五的分别为荷兰、越南、日本、巴西和澳大利亚,占比为17.4%、14.4%、9.1%、6.0%和5.8%。其中多数传统市场依然保持活力不减,部分市场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如印度、墨西哥和乌克兰等。而智利受益于多个大型电站开标拉动了市场需求,使其成为了我国出口前十国家。
2020年我国光伏组件主要出口国家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太阳能电池组件工艺分析
组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分选、焊接、叠层、检验、层压、封装、测试检验等;电池分选即筛选出电池外观完好、颜色均匀一致的合格电池片。焊接包括单焊和串焊两个步骤,即将多张电池片串联起来并在电池串的正负极接出引线。叠层即玻璃,EVA、电池、EVA、TPT由下向上以此敷设。玻璃和TPT(热塑聚氯乙烯弹性薄膜)分别作为上、下层保护材料用于对电池片提供保护;EVA作为热熔胶黏合剂,用于将电池片完全密封,并和上层的玻璃、下层的TPT黏合在一起。层压过程即将敷设好的电池加热使EVA融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黏合。检验过程包括EL检验和冷红外检验,用于检测组件的隐裂情况等。封装包括为电池片装边框、接线盒等。测试过程主要是对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等参数进行标定,测试其输出特性,确定组件的质量等级;检验过程是对组件成品的型号、类别、清洁度、各种电性能的全面检验。
太阳能电池组件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光伏组件行业市场集中度
2020年,我国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扩产步伐加快,且增大了单个扩产项
目的规模。随着这些新建产能的释放及单晶硅产品、大尺寸光伏产品的快速迭代,在技术、资金方面无优势的中小企业将逐渐退出光伏市场,产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20年国内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组件总产量的55.1%,其中前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GW。
2018-2020年我国光伏组件行业CR5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光伏组件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光伏组件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