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D打印行业概况
根据所用耗材的不同,目前主流3D打印技术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以分为工业级和桌面级(消费级)两类。
3D打印技术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D打印产业链上游涵盖激光器、振镜、三维扫描设备、3D打印软件、粉末原材料等,中游以3D打印设备生产厂商为主,部分也同时提供打印服务及原材料供应,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下游行业应用已覆盖航天航空、汽车工业、船舶制造、能源动力、轨道交通、电子工业、模具制造、医疗健康、文化创意、建筑等各领域。
3D打印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在各国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增材制造热点应用争相出现、前沿技术研发速度不断加快。据统计,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3D打印市场发展虽然放缓,但仍然保持了正向的小幅增长,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127.58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了7.5%。
2015-2020年全球3D打印产业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美国3D打印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的40.4%,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3D打印设备供应者和3D打印材料与服务提供者,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的22.5%;中国整体产业规模占全球的18.6%,略低于德国排名第三;日本和英国紧随其后,分别占全球产业规模的8.2%和6.3%。
2019年全球3D打印产业规模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3D打印设备规模占比最高,达到44.3%;3D打印服务规模占比第二,达到31.6%;3D打印材料规模占比24.1%。
2019年全球3D打印产业结构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3D打印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逐年增加,增速要快于全球整体增速,据统计,2019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为158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20年规模将达到208亿元左右。
2017-2020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业结构方面,2019年中国3D打印设备产业规模70.86亿元,占比最高,达到45%;3D打印服务产业规模45.67亿元,占比29%;3D打印材料产业规模40.94亿元,占比26%。
2019年中国3D打印产业结构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3D打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受制于国内整体产业链的不完善,国产3D打印设备部分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如高功率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统、高品质电子枪及高速扫描系统、大功率激光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等精密光学器件、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等严重依赖进口,激光器市场基本被IPG和Trumpf等3~4家国外企业占有,扫描振镜市场则主要被德国Scanlab公司占有,目前国产3D打印设备控制软件也大多依靠进口。
国内3D打印产业链重点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SLM作为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3D打印技术,制件尺寸精度较高,可以打印传统技术无法制造的复杂结构,但其也存在打印效率稍低、难以打印大尺寸(米级)零件等缺点,使用SLM技术的代表公司包括德国EOS公司、美国GE增材、德国SLMsolutions、铂力特、华曙高科等。与SLM技术相比,LSF具有更大尺寸的打印能力、方便多材料打印,并且拥有破损零件修复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其技术成熟度还不高,因此推广应用的进度还不及SLM。
目前金属3D打印企业仍以SLM路线为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3D打印行业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在下游需求牵引及政策支持下实现快速追赶。在行业发展初期,我国3D打印行业存在着产业链不完整、原材料不成熟、技术标准混乱等问题,随着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出台并实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区规划政策落实,中国3D打印产业逐渐走向成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3D打印行业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3D打印行业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分析和展示,为客户传递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专业的预判,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欲了解行业具体详情可以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调研及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