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基负极材料行业概述
负极材料种类较多,根据活性物质的不同,可分类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其中,非碳系负极材料包括硅基材料、锡基材料、钛基材料和金属锂(全固态锂电池负极材料)等。
锂电池负极材料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石墨作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实际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比容量极限372mAh/g,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不足以满足未来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要求。硅基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约为石墨负极的10倍,同时具有较低的脱嵌锂电位(略高于石墨),在充电时可以避免表面的析锂现象,安全性能优于石墨负极材料。因此,硅基负极材料被认为是当前石墨负极材料的替代首选。
主要负极材料性能特征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分析
在对能量密度要求逐步提升的行业背景下,硅基负极材料逐步成为产业关注焦点。近年来,随着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对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需求的增长,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仅为0.06万吨,2020年出货量激增,达0.9万吨,同比上升143.24%。
2016-2020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内硅基渗透率仍然很低。据统计,2020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在负极渗透率仅为2.5%,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17-2020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在负极渗透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三、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主要生产企业
国内主要硅基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包括中科电气、贝特瑞、江西正拓、深圳斯诺等,其中能够实现量产的企业较少,贝特瑞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已经进入了松下-特斯拉的供应链,实现大批量供货。目前其他厂商尚处于研发或小批量量产阶段。
硅基负极材料部分企业产品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困境
目前,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的发展仍面临重重阻碍,归纳为以下三点:
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困境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研究方向
硅基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十倍,为下一代负极材料最佳之选。石墨作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实际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比容量极限372mAh/g,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不足以满足未来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要求。硅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约为石墨负极的10倍,同时具有较低的脱嵌锂电位,略高于石墨,在充电时可以避免表面的析锂现象,安全性能优于石墨负极材料。因此,硅基负极材料被认为是当前石墨负极材料的替代首选。
当前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有硅/炭复合材料和氧化亚硅复合材料。硅/炭复合材料结合了硅高比容量与炭材料高导电、低膨胀、循环稳定等特点,具有出色的能量密度。氧化亚硅复合材料相较于硅/炭复合材料具有更小的体积效应和更加稳定的循环性能,应用更加广泛,在钢壳、软包、方形铝壳等各类电芯中均可使用。此外,预锂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硅负极材料的首次效率、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降低电池的体积膨胀具有关键作用,深入研究硅负极材料与其黏结剂、电解液、添加剂及高容量正极等材料的匹配性对于推动可实用化硅负极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