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晒服饰行业分类
顾名思义,防晒服是跟遮阳伞一样,可以用来防晒的功能性服装。防晒服饰一般可分为彩色棉织物衣服、防晒布料和特殊面料衣服三大类。
防晒服饰分类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防晒服饰行业现状
国内防晒服饰市场主要包括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伞具、帽子、墨镜、口罩、披肩、袖套及手套等产品。2016至2019年,我国防晒服饰市场规模从459亿元稳步增长至582亿元,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下滑至536亿元,同比减少7.9%,2021年回升至610亿元,同比增长13.8%。
2016-2021年中国防晒服饰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分渠道看,目前我国防晒服饰市场仍以线下为主,但2016-2021年,我国防晒服饰线上的占比逐步上升,从27.02%增长至38.03%,提升空间大。
2016-2021年中国防晒服饰线上及线下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防晒衣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防晒服饰行业竞争格局
从参与者看,我国防晒服饰行业参与者可分为专业防晒品牌、户外运动品牌的防晒防雨服饰以及快时尚品牌的防晒系列三大类。
我国防晒服饰行业参与者类型及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防晒服饰品牌众多,代表品牌有天堂、海螺、蕉下、ohsunny、VVC、蕉内等,其中,2021年天猫618销售表现较为突出的有蕉内和蕉下,GMV分别为1.8亿、1.44亿。
防晒服饰品牌基本情况梳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防晒服饰行业整体集中度低,2021年top5品牌整体销售额市占率仅14.6%,其中排在首位的蕉下品牌2021年总零售额为31 亿元,市占率约5%。
2021年中国防晒服饰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蕉下控股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防晒服饰市场驱动因素
多重因素驱动之下,防晒服饰领域实现快速发展。一方面,国内消费者越发注重日常防晒、追求抗衰和皮肤美白,越来越习惯于全年在不同场合采取防晒措施,且相比于防晒化妆品,更加偏好对皮肤无害的防晒服饰;另一方面随着面料和材料技术的不断改进,防晒服饰能够体现出更好的舒适性和设计与美学特征,使用场景持续增多,满足消费者对舒适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
防晒服饰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资料来源:蕉下控股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如何正确选择防晒服饰
在人们愈发重视防晒和美白的今天,如何正确地选择防晒服,也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衣服都有防晒效果,但却并不是什么衣服都是防晒服。目前,国标有两个标准规定了防晒服装及其防晒性能评定的标准。其中,GB/T18830-2009《防紫外性能的评定》规定了防晒性能的试验方法,防护水平的表示、评定和标识;FZ/T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则规定了户外防晒皮肤衣的要求及标识等。
第一步:看标签。
找关键字“GB/T18830-2009”“UPF值”“T(UVA)AV”等,这些参数是合格产品的保障。防晒服标签中的各项指标,是由专业实验室根据标准中规定的环境、设备、材料,由专业技术人员经过检测得出样品的测试结果,并根据结果对所检测样品进行防紫外线性能判定。按标准要求,结果中的关键参数和防紫外线性能判定须标识于产品标签上,以为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提供参考。
第二步:选颜色和看厚度。
颜色和厚度带来的防紫外线性能,是基于面料对紫外线物理阻隔的原理。在同等织物条件下,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随着颜色深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一般深蓝色和黑色在各种颜色中的抗紫外线性能最好,但代价却是使用时会觉得比较闷热。同理,在同等织物条件下,衣服的编织密度越大,抗紫外线性能越好,厚实的面料优于薄款,购买时可以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透光少的防紫外线效果更好。
第三步:结合环境进行选择。
例如,冬天在紫外线较强的地方,可以采用厚实、深色的服装实现防晒功能;而酷夏三伏天时,深色厚实面料所具备的先天物理防晒优势就变成了劣势,可选择轻薄面料进行防晒。轻薄面料的防晒原理是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入防晒剂,增加衣服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达到了防紫外线的功能。与面料厚度和密度的防紫外线性能相比,添加防晒剂属于化学防紫外线方式,但标准GB/T18830-2009中也提到“防晒服装在长期使用、拉伸或潮湿的情况下,产品的防护性能有可能减少”,因此还应关注防晒服的正确使用、洗涤和保存。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防晒服饰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防晒衣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