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概况
1、概念及分类
重组胶原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胶原蛋白基因进行特定序列设计、酶切和拼接、连接载体后转入工程细胞,通过发酵表达生产胶原蛋白。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生命材料命名指导原则》,重组胶原蛋白分为重组人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类胶原蛋白三类,受限于生物合成技术,目前市场上只有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和重组类胶原蛋白两类产品。
重组胶原蛋白种类
资料来源:NMPA,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动物源胶原蛋白与重组胶原蛋白对比
胶原蛋白根据来源可以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由基因工程合成,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重组胶原蛋白因其固有优势、储存优势及技术优势,相对动物源性胶原蛋白更安全,更适合作为美丽与健康产品的原材料。
动物源胶原蛋白与重组胶原蛋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胶原蛋白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示意图
胶原蛋白上游由制备胶原蛋白所需的原料供应商组成;中游为胶原蛋白原料制备和加工,整体制造毛利率高达80%以上;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包含医疗、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美、化工、饲料等领域。
胶原蛋白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下游应用
胶原蛋白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在中国胶原蛋白产品中,48%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包括医美),32%用于食品领域,14%用于化妆品领域。
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应用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三、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现状分析
1、胶原蛋白细分产品结构
胶原蛋白是一类生物高分子蛋白的总称,它是动物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占总蛋白质含量的25%~30%。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皮肤、骨骼、关节、头发中,能够起到支撑、修复、抗衰老的作用。胶原蛋白可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占比约38%。
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市场规模
大约30年前,研究人员开始使用重组DNA技术制备胶原蛋白的研究。在生物材料或生物医学领域中,重组胶原蛋白已成为动物源胶原蛋白材料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由于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单一、结构清晰、易于控制,因此在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2017-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63.8%。
2017-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巨子生物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专利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相关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佰腾网数据,2022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到61项,为历年之最。
2015-2022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
资料来源:佰腾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政策分析
自2021年起国家对胶原蛋白行业密集出台产业政策,规范化行业发展。政策更聚焦于重组胶原蛋白,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命名规则、管理类别、检测指标、质量要求、在医疗和制药行业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范,重塑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政策支持和行业规范为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近年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格局
重组胶原蛋白合成需构建表达体系,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后导入到不同宿主细胞(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再进行发酵诱导表达重组胶原蛋白。由于动植物表达体系培养难度大且成本较高,当前商业化生产主要选择以大肠杆菌及酵母体系为主的微生物表达体系。
头部重组胶原蛋白厂商技术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展望
目前,利用重组表达生产胶原蛋白的方式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表达和酵母表达两种。通过大肠杆菌和酵母表达均可获得羟化的重组胶原蛋白,大肠杆菌表达产率低、价格高。酵母表达的产率随着表达技术的发展有所提升,逐渐成为重组胶原蛋白工业化的趋势。
重组胶原蛋白具有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保湿修护功效明显的特点。随着重组胶原蛋白表达技术水平及分离纯化产率的提升,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