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甲酚产业概述
间甲酚,又名间甲基苯酚,在常温下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氢氧化钠等溶剂,可燃,属于精细化工品,主要用于维生素E、氟磺胺草醚、杀螟松、倍硫磷、二氯苯醚菊脂、抗氧剂CA、染料DPA、树脂增塑剂、百里香酚等。
间甲酚生产工艺分两大类:提取法和合成法,提取法是从煤焦油副产物中回收混甲酚,再对其进行分离。合成法主要有甲苯氯化水解法、异丙基甲苯法和间甲苯胺重氮法,合成甲酚后再分离得到间甲酚。目前主要采用粗酚提取法和甲苯氯化水解合成法。国内整体水平较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在化学反应、核心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控制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间甲酚技术分类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甲酚生产及分离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间苯酚应用情况
间甲酚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抗氧剂、杀菌剂、防霉剂等领域。2019年,85%以上的间甲酚应用于医药、农药和香料领域。在医药领域,间甲酚是维生素E的重要中间体,用于生产2,4,6-三甲基酚,进而合成三甲基氢醌,三甲基氢醌则是生产维生素E的重要原料。根据数据,约有40%的间甲酚被用于维生素E的生产。
间甲酚应用领域广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间甲酚下游需求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生素E的结构可以分为主环部分和支链部分,目前几乎所有的维生素E工业合成都是采用将主环三甲基氢醌和支链异植物醇经过缩合反应而制得,因此主环三甲基氢醌和支链异植物醇这两个片段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终产品维生素E的收率和产品质量。
维生素E制备方式
三、间甲酚产业现状
1、间苯酚需求量
全球间甲酚的市场需求约为5万吨/年,2016-2018年国内间甲酚的需求约为1.2-1.4万吨/年,2018年国内间甲酚产量约为7200吨左右,需要进口大量间甲酚以满足国内需求,随着国内辉隆股份2022年万吨间苯酚产能落地,有望缓解国内间苯酚供不应求现状。
2016-2022年中国间苯酚需求量变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间甲酚进出口量
间甲酚产品分离难度大、副产品及三废处理较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由于2019年德国朗盛部分间甲酚产线转产薄荷醇以及2020年我国发布关于间甲酚的反倾销政策,自2019年以来我国间甲酚进口量下降至每年3000吨左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间甲酚进出口量分别为2351.43吨和332.65吨。
2015-2022年中国间甲酚进出口量变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间甲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3、间甲酚进出口均价
间甲酚进出口价格变动而言,2017年以来我国间甲酚进口价格节节攀升,2022年我国间甲酚平均进口价格为6888.6美元/吨较2017年增长超一倍,出口均价波动较大,2018年政策及需求影响,明显下降,随着全球需求回升,出口均价2019年以来持续回升,2022年国间甲酚出口价格为6892.54美元/吨。
2015-2022年中国间甲酚进出口均价走势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进口来源地
进口来源地而言,间甲酚壁垒深厚,全球供给较为集中,主要来源于与德国和美国,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间甲酚分别从德国和美国进口1692.01吨和659.07吨,分别占比国内间甲酚进口量的71.96%和28.03%,另外法国和印度占比0.01%左右。
2022年中国间甲酚进口来源地占比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间甲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全球间甲酚产能主要被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控制着,美国沙索、德国朗盛、日本三井三家企业产能的合计占比约为81%。国内产能主要有海华科技、东营海源、安徽时联等几家公司,产能合计占比约为19%。
全球间甲酚产能占比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海华科技
安徽海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辉隆股份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是国内精细化工细分领域知名企业,拥有全产业优势,产品结构丰富合理,主要经营间甲酚、氯甲苯、间氯苯胺、香料香精等系列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9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自主研发的间甲酚、L-薄荷醇生产工艺,一举打破了国外长达三十年的技术垄断。截止2022年,海华科技间甲酚产能达1.8万吨,据辉隆股份2022年9月互动平台回复其开工率约70%,推测2023年间甲酚可供应达万吨以上。
2018-2022年辉隆股份营收和净利润走势
资料来源: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间甲酚技术趋势
间甲酚工艺难度最大的环节是分离,因间、对甲酚沸点仅相差0.4°C、熔点相差24.6°C,普通精馏法和常规结晶法难以进行分离提纯,传统分离工艺存在产品纯度低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是分子筛吸附法和烃化法,其中分子筛的选择和制备以及高效新型催化剂的研制是关键,国内的海华科技采用烃化法。
烃化法国内起步较早,工艺技术也较为成熟,但由于反应中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存在后续分离工艺流程长、生产能耗大等缺点。未来烃化法发展的重点依然为高效、低副反应催化剂的开发以及配套工艺条件的研究。吸附分离法国内起步较晚,但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已引起国内研究人员的重视,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在于高选择性、高吸附量的吸附剂的开发及解吸工艺的研究。该项技术拥有足够的潜力,能够缓解我国高纯甲酚单体供应不足的问题,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间甲酚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间甲酚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