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正在见证公募基金规模反超银行理财,登上居民财富管理“C”位的历史性时刻。
伴随着从银行理财方面“迁徙”而来的海量资金,基金产品力的提升是吸引并留住资金的重要抓手。产品化、配置化、陪伴化的基础市场环境逐渐成形,公募“固收+”产品和基金投顾也日趋成熟。此外,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化,公募基金行业正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不断深化主动管理能力,完善投研体系和产品布局。
公募规模首度超越银行理财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中基协最新数据则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69万亿元。而在2022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03万亿元,与当时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还相差1.62万亿元。
这不仅标志着在现有数据统计区间内,公募基金规模首度超越银行理财规模,也意味着一直占据居民财富管理“C”位的银行理财被公募基金取而代之。
2019年,凭借显著的赚钱效应,公募基金成功“出圈”,飞入寻常百姓家;2020年底,公募基金规模从2019年底的14.77万亿元直接跃升至19.89万亿元。但彼时银行理财依然占据居民理财的绝对“C”位,截至2020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86万亿元。此后,银行理财规模与公募基金规模并驾齐驱,双双呈上升趋势。变化从2022年6月底开始发生,银行理财规模一路下滑,而公募基金规模则不改上升之势,直到2023年6月底,超越银行理财规模。
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规模的变化轨迹也折射出居民财富的“迁徙”路径。“这一历史性的反超反映出百姓财富结构的根本性变迁。”一位公募基金高管表示,过去20年,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方式主要依靠投资房地产、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然而在中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正在成为投资者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甚至可能会慢慢变成一个主要的方向。
“银行理财流失的规模,绝大部分流向了公募基金。”另一位公募基金高管笃定地说,资管新规后,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大趋势下,无论机构资金还是居民理财都在加速流向公募基金。
财富管理转型静待花开
面对从银行理财方面“迁徙”而来的海量资金,公募基金该如何承载?
“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风险优先、多元配置、团队智慧、过程管理的基金,会更好满足客户获取系统性收益的要求,从而将会获得较大规模的发展。”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产品面临转型,投资者迫切需要替代性产品以满足对短期稳定收益的需求。”一位公募基金固收投资总监表示,单一资产或单一策略难以实现短期内的绝对回报,资产配置与策略轮动相结合的“固收+”策略则更为有效。
“过去,在居民家庭理财结构中,储蓄和现金占比很高,银行为居民提供了收益比较稳定的隐性刚兑产品。但自资管新规实施以后,理财产品逐步向净值化转型,低风险理财产品打破保本光环,收益率也持续下滑,已经很难满足普通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理财需求。‘固收+’策略产品是契合居民理财需求的产品之一。”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
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伴随公募基金的加速扩容,行业面临着专业能力适配性不够、“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等诸多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募基金行业正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不断深化主动管理能力,完善投研体系和产品布局。
主动管理能力始终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深化主动管理能力方面,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业务负责人表示,公司持续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在坚持长期深入的产业链调研基础上,通过搭建集约高效的投研组织架构促进研究成果向投资有效转化;从长期角度出发精选优质赛道,关注优秀企业的长期成长,通过长期投资来实现更稳健的投资收益,推动权益市场在资金端和资产端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优化考核激励机制,推进激励导向更加长期化。
公募基金与投资者最紧密的“接触面”是基金产品,产品力的提升是吸引并留住资金的重要抓手。产品布局方面,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公司紧密围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地和上报多项创新产品,同时,着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打造了一批长期业绩优异的全市场选股类、主题类的主动权益产品类型,以及“固收+”“货币+”等中低波动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对不同资金期限、不同收益水平的需求,通过好的产品真正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