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 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 而成,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 的主要能源之一。
中国煤炭市场从 2011 年年末、2012 年年初开始进行供需调整,到 2015 年底已经持续了 四年多时间,2015 年中国煤炭价格跌至周期性谷底。在煤炭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的影响下, 2016 年 2 月 5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下称 7 号 文),启动煤炭去产能政策。文件要求,全国所有煤矿按每年 276 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生产能力。 去产能政策严格执行,煤炭供应同比减少,而阶段性需求上升、煤炭运力偏紧。这些因素加剧 了 2016 年煤炭供应偏紧的形势,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曾一度上涨至 607 元/吨,较年初的 371 元/吨上涨 63.6%。这导致了国内煤炭价格飙升,供应紧张,下游用煤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 用户进口煤量大幅上升。
据 12 月 6 日海关总署统计,2016 年前 11 月,全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 22869 万吨,同比 增长 22.7%,11 月当月同比增加 66.58%。澳大利亚在今年三季度的煤炭产量和出口量都出现 反弹增长。价格方面,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蒙古等国的煤价也同比大幅增长。
从中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来看,2016 年三季度以来煤炭行业景气大 幅回升,在度过了漫长的三年的低景气格局下,景气指数从 2016 年 6 月份的-36.4 上升到 9 月 份的 11.8,10 月份又回落到-0.8,但仍大幅高于前三年,可以确定国家进行的供给侧改革通过 一系列量变引起了质变,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2017 年“去产能”的政策重心将从“降产量”向实质“去产能”转换,预计同比可带来 5%左右 的增量。276 个工作日等通过降低产能利用率来限制产量的政策将作为短期政策逐步淡出。
山西省煤炭月度产量及当月同比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煤炭市场的季节 性波动情况。从山西省煤炭月度产量指标来看,1-3 月份月产量在 7300 万吨左右,4 月份回落 到 5800 万吨,5 到 9 月份又回升到 6500 万吨左右。随着冬季供暖季的到来,也就是每年的 11 月份开始到次年 3 月份,煤炭消费旺季到来,预计晋陕蒙煤炭主产省份产量仍将处于高位,市 场煤价仍有上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