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需求与通胀水平、名义利率(主要是CPI)和货币供给量三个指标有关,通胀越低、无风险利率越低、流通中的货币越多,飞机客运量越多。从周期角度看,航空需求复苏滞后于经济周期2-3个月,2016年我国货币供应量整体处于较为宽松状态,且社会融资总量增加,根据国海宏观的判断,2017年CPI大概率处于低位震荡态势,消费信心指数有所提升,经济增速将有望与2016年持平,因此我们认为整体经济环境不会造成航空需求较2016年大幅减少。
航空业客运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0%,旺季出现在每年的5-6月。从增速角度看,自2010年始,旅客周转量累计增速保持在10%,2016年维持在15%,行业旅客量维持稳定增长。此外,民航旅客周转量与人均GDP成高度相关,其相关系数为R2=0.9937。考虑到2017年人均GDP增速恐出现小幅下滑,因此我们保守预计2017年整体旅客周转量增速约为13%,预估明年全年累计旅客周转量约为9400亿人公里。
从各航线来看,自2010年始,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累计增速大致保持在8%-9%,2016年约10%;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从2010年增速的10%上升至2016年的28%。
2016年我国收入客公里增速普遍稳定在10%-12%之间,客座率整体保持在82%以上,航空需求旺盛的同时,航空公司运力投放(可用座公里)增速基本与需求达到有效匹配、客座率和票价保持稳步增长。从今年披露的运力引进计划来看,三大航空合计引进客机180架,退出44架,净增速为7.79%,考虑其他中小航空运力引进增速高于三大航空公司,我们预计全行业整体飞机引进净增速在10%左右。此外,2016年10月,我国民航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规定:800公里以下航线、800公里以上与高铁动车组列车形成竞争航线旅客运输票价交由航空公司依法自主制定。票价改革有利于航空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竞争合理调节票价,从而实现旅客和航空公司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