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低排放的高效能源,具有环保、安全、便捷等特点,在发电、交通运输、化工等方面对传统能源具有良好的替代性,在能源结构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5年,天然气在能源结构的占比达到5.9%,较2005年的2.4%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均保持较快的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带动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近年来,随着大规模产能建设的不断推进,天然气产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良好势头,已形成新疆、陕甘宁、川渝、青海和东北五大产气区。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较低、潜力大,截止至201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常规天然气地质储量13.01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5.2万亿立方米,煤层气剩余可采储量3063亿立方米,页岩气可采储量1302亿立方米。2005-2015年,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达16%,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的3倍。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天然气相关产业遵循着“启动期-发展期-成熟期”的发展规律,快速发展期一直经历30年左右。从用气规模上,中国更贴近美国的消费量:美国在1945用气规模超过1000亿立方米,此后25年消费量增长5倍,而我国到2010年消费量才第一次超过1000亿立方米,按国外经验推算我国天然气的快速发展期至少持续到2035年。

我国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占64%,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6年我国表观天然气消费量达1.3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0%,天然气的消费在一次能源中消费占比有明显在提升,但5.9%的比例也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3.8%),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仅为140立方米,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为实现工业转型,推动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2014年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到2030年提高到20%左右”的发展目标。在2016年底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2017年煤炭消费比重要下降到60%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升到6.8%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约14.3%。而2017年1月5日,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更指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提高到10%以上”。即,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为目前消费量的1倍,产业发展空间大。


本文采编:CY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