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3年中国工业园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工业园区
分享:
复制链接

2017-2023年中国工业园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09
¥ 9000 ¥12000
  • 319801
  • 华经产业研究院
  • 400-700-0142 010-80392465
  • kf@huaon.com
  • 下载订购协议 下载PDF目录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中工招商网资料里显示我国的工业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省级各类工业园区等。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13年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达到2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为105个;截至2014年8月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为2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为114个。

2008-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单位:个)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工业园区概述

1.1 工业园区相关介绍

现代产业新城与传统产业园区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1.1.1 工业园区的概念

1.1.2 工业园区的内涵

1.1.3 工业园区的分类

1.2 工业园区运营分析

1.2.1 园区运作特征分析

1.2.2 招商引资能力分析

1.2.3 运营管理能力分析

1.3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1.3.1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

1.3.2 以产业集聚发展为导向

1.3.3 以产城融合发展为导向

1.3.4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导向

1.3.5 以生态园区建设为导向

第二章2014-2016年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

2.1.1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1.2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2.1.3 新兴经济迅速发展

2.1.4 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2.1.5 宏观经济发展走势

2.2 工业经济环境

2.2.1 国内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2.2.2 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2.3 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分析

2.2.4 国内工业4.0发展分析

2.2.5 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3 国内用地环境

2.3.1 批准建设用地规模

2.3.2 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2.3.3 建设用地出让情况

2.3.4 重点城市土地价格

2.3.5 重点城市土地抵押

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工业园区发展分析

3.1 工业园区总体发展情况

3.1.1 国际知名工业园区介绍

3.1.2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3.1.3 工业园区增量配电试点

3.2 工业园区的主要盈利模式分析

3.2.1 工业园区土地收益

3.2.2 房地产开发收益

3.2.3 入园企业经营税收

3.2.4 园区运营管理收益

3.2.5 自投项目经营收益

3.3 2014-2016年中国出口加工区发展分析

3.3.1 2014年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情况

3.3.2 2015年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情况

3.3.3 2016年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情况

3.4 国内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3.4.1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作用机理

3.4.2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阻碍因素

3.4.3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相关建议

3.5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3.5.1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

3.5.2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变革路径

3.5.3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主要经验

3.5.4 苏州工业园发展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3.6 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瓶颈

3.6.1 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3.6.2 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3.6.3 产城融合步伐缓慢

3.6.4 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3.6.5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3.7 国内工业园区低碳发展建议

3.7.1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3.7.2 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3.7.3 鼓励企业实践行动

3.7.4 增强科技支撑力度

3.7.5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第四章2014-2016年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分析

4.1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综述

4.1.1 发展历程

4.1.2 类型特征

4.1.3 管理体制

4.1.4 优惠政策

4.1.5 转型升级

4.1.6 规模现状

4.2 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分析

4.2.1 总体运行情况

4.2.2 区域发展情况

4.2.3 对外贸易情况

4.3 201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分析

4.3.1 总体运行情况

4.3.2 区域发展情况

4.3.3 出口情况分析

4.3.4 经济外向度分析

4.4 201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动态

4.4.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4.4.2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4.4.3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4.4.4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4.4.5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4.5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融资分析

4.5.1 融资必要性阐述

4.5.2 融资方式对比分析

4.5.3 投融资问题分析

4.5.4 联盟助力投融资服务

4.6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6.1 改革创新瓶颈分析

4.6.2 持续快速发展隐患

4.6.3 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4.6.4 未来发展对策及方向

第五章2014-2016年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分析

5.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

5.1.1 发展概况

5.1.2 发展模式

5.1.3 变化分析

5.1.4 “三次创业”

5.1.5 政策支持

5.2 2014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状况

5.2.1 总体运行情况

5.2.2 创新能力分析

5.2.3 企业发展状况

5.2.4 产业转型升级

5.2.5 改革思路分析

5.3 201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状况

5.3.1 高新区创新水平

5.3.2 创新能力指数分析

5.3.3 创新生态加速优化

5.3.4 高新区产业贡献分析

5.3.5 产业贡献度对比分析

5.4 2016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动态

5.4.1 合肥新站高新区获批

5.4.2 泸州高新区项目投资

5.4.3 青岛高新区携手华为

5.4.4 蚌埠高新区现状分析

5.5 中国典型高新区发展的路径与经验

5.5.1 广州高新区

5.5.2 西安高新区

5.5.3 无锡高新区

5.5.4 武汉高新区

5.5.5 成都高新区

5.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6.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问题

5.6.2 我国高新区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5.6.3 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注重问题

5.6.4 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发展的途径探索

5.6.5 优化我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2014-2016年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分析

6.1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分析与经验借鉴

6.1.1 欧洲

6.1.2 美国

6.1.3 加拿大

6.1.4 日本

6.1.5 经验借鉴

6.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综述

6.2.1 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6.2.2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原则

6.2.3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

6.2.4 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6.3 2014-2016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分析

6.3.1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

6.3.2 国家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6.3.3 国家示范园区运营成果

6.3.4 国家示范园区验收动态

6.3.5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

6.4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透析

6.4.1 优势分析(Strengths)

6.4.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6.4.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6.4.4 挑战分析(Threats)

6.5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6.5.1 面临的问题

6.5.2 发展的政策建议

6.5.3 建设的模式选择

6.5.4 未来发展的思路

第七章2014-2016年国内汽车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7.1 汽车产业园区的相关概述

7.1.1 汽车产业园区的概念及性质

7.1.2 汽车产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7.1.3 汽车产业园区的集群阶段浅析

7.2 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模式总结

7.2.1 开创型模式

7.2.2 拓展型模式

7.2.3 升级型模式

7.3 国内外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分析

7.3.1 国外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

7.3.2 中国汽车产业园区总体发展概况

7.3.3 国内典型汽车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7.3.4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投资现状

7.3.5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

7.4 2014-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动态

7.4.1 临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7.4.2 余姚新能源汽车工业园项目

7.4.3 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工

7.4.4 安顺新能源汽车工业园项目

7.4.5 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7.4.6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落户湘乡

7.4.7 温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奠基

7.5 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7.5.1 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缺失

7.5.2 促进汽车产业园区核心能力升级的建议

7.5.3 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八章2014-2016年国内化学工业园区发展分析

8.1 中国化工园区发展综述

8.1.1 化工园区发展特点

8.1.2 化工园区发展概述

8.1.3 化工园区发展意见

8.1.4 化工园区改造工程

8.2 2014-2016年国内化工园区发展分析

8.2.1 化工园区发展成就

8.2.2 化工园区结构分析

8.2.3 化工园区实力排名

8.2.4 化工园区项目动态

8.2.5 危化品企业搬迁动态

8.2.6 “十三五”发展目标

8.3 化工园区产业链模式分析

8.3.1 石油天然气化工园区产业链模式

8.3.2 煤化工园区产业链模式

8.3.3 盐化工园区产业链模式

8.3.4 精细化工园区产业链模式

8.4 化工园区环保问题与对策分析

8.4.1 项目入园门槛低

8.4.2 环保基础设施薄弱

8.4.3 企业违法成本低

8.4.4 园区层面环保整治

8.4.5 企业层面环保整治

8.4.6 园区环保监管建议

8.5 国内重点化工园区简介

8.5.1 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8.5.2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8.5.3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8.5.4 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

8.5.5 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

8.5.6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8.5.7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

8.5.8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

第九章2014-2016年部分省市工业园区分析

9.1 浙江省

9.1.1 浙江省园区规模

9.1.2 浙江开发区战略成果

9.1.3 2014年园区运行状况

9.1.4 2015年园区运行状况

9.1.5 2016年园区运行现状

9.2 贵州省

9.2.1 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9.2.2 工业园区发展分析

9.2.3 工业园区发展难题

9.2.4 工业园区转型方向

9.2.5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9.3 安徽省

9.3.1 安徽高新区运行现状

9.3.2 安徽开发区发展问题

9.3.3 安徽开发区转型措施

9.3.4 黄山工业园区建设动态

9.3.5 龙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9.4 湖南省

9.4.1 湖南产业园政策分析

9.4.2 湖南产业园发展特点

9.4.3 长沙工业园区发展特点

9.4.4 长沙“五园九区”现状

9.4.5 长沙工业园区转型对策

9.5 江西省

9.5.1 2014年工业园区运行状况

9.5.2 2015年工业园区运行状况

9.5.3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问题

9.5.4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对策

9.6 重庆市

9.6.1 工业园区发展意见

9.6.2 工业园区经济效益显著

9.6.3 重庆工业园区发展动态

9.6.4 重庆工业园区发展建议

9.7 其他

9.7.1 辽宁开发区升级政策

9.7.2 江苏开发区发展特征

9.7.3 湖北省开发区发展对策

9.7.4 广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第十章2014-2016年中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10.1 工业园区的招商流程介绍

10.1.1 确立目标

10.1.2 搜集资料

10.1.3 制订方案

10.1.4 选择方案

10.2 工业园区的招商策略探究

10.2.1 定位策略

10.2.2 价格策略

10.2.3 合作方式策略

10.2.4 广告宣传策略

10.2.5 跟踪服务策略

10.2.6 优惠政策策略

10.3 “互联网+”时代招商引资新模式分析

10.3.1 “互联网+”的内涵

10.3.2 网络招商引资的优势

10.3.3 互联网招商引资新方式

10.4 2014-2016年国内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10.4.1 河北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10.4.2 河南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10.4.3 安徽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10.4.4 湖南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10.4.5 嘉兴市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10.4.6 北京经开区利用外资情况

10.5 苏州工业园区外企资金流动案例分析

10.5.1 园区企业经营分析

10.5.2 外资企业特点分析

10.5.3 外资企业进入状况

10.5.4 外资企业撤离状况

10.5.5 外资流动原因分析

第十一章2014-2016年中国工业园区的投融资分析

11.1 园区投融资模式分析

11.1.1 园区投融资模式要素分析

11.1.2 园区开发建设的一般路径

11.1.3 园区开发建设的资金需求

11.1.4 开发建设各阶段投融资分析

11.2 工业园区投资环境分析

11.2.1 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11.2.2 投资环境影响因素

11.2.3 投资环境优化建议

11.3 工业园区融资分析

11.3.1 工业园区融资体制

11.3.2 工业园区融资瓶颈

11.3.3 工业园区融资策略

第十二章2017-2023年中国工业园区发展前景展望

12.1 国内工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12.1.1 工业园区“走出去”

12.1.2 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12.1.3 土地驱动模式的转变

12.1.4 工业园区品牌化

12.2 2017-2023年国内部分省市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12.2.1 上海市

12.2.2 重庆市

12.2.3 湖北省

12.2.4 宁夏自治区

12.2.5 昆明市

第十三章2014-2016年国内重点工业园区介绍

13.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13.1.1 园区概况

13.1.2 区位优势

13.1.3 发展重点

13.1.4 运营分析

13.1.5 投资规模

13.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3.2.1 园区概况

13.2.2 投资环境

13.2.3 园区布局

13.2.4 发展经验

13.2.5 项目动态

13.3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3.3.1 园区概况

13.3.2 区位优势

13.3.3 发展成就

13.3.4 投融资分析

13.4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13.4.1 园区概况

13.4.2 产业布局

13.4.3 投资政策

13.4.4 投资环境

13.4.5 招商现状

13.5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3.5.1 园区概况

13.5.2 发展环境

13.5.3 招商政策

13.5.4 发展思路

13.5.5 园区动态

13.6 苏州工业园区

13.6.1 园区概况

13.6.2 投资环境

13.6.3 运营成就

13.6.4 优化布局

13.6.5 园区目标

13.6.6 发展规划

13.7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13.7.1 园区概况

13.7.2 运营分析

13.7.3 核心产业

13.7.4 园区动态

13.7.5 发展思路

13.8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8.1 园区概况

13.8.2 发展经验

13.8.3 政策分析

13.8.4 园区现状

13.8.5 发展规划

13.9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9.1 园区概况

13.9.2 投资环境

13.9.3 招商政策

13.9.4 发展历程

13.9.5 发展现状

附录

附录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图表目录

图表 工业园区分类示意图

图表 国家级工业园区主要功能类型比重

图表 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五大路径

图表 工业园区产业选择方向

图表 2016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 2015-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度

图表 2015-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图表 2015-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表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图表 2015-2016年各月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图表 工业4.0结构介绍

图表 中国版工业4.0核心环节

图表 “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指标

图表 能效提升工程

图表 绿色清洁生产推进工程

图表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

图表 工业低碳发展工程

图表 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程

图表 2011-2015年批准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图表 2015年批准建设用地结构

图表 2011-201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变化情况

图表 201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图表 2011-2015年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和出让合同价款变化情况

图表 2011-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监测地价环比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 2011-2015年84个重点城市土地抵押变化情况

图表 工业园区典型盈利模式

图表 2015年全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表

图表 至2015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图表 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

图表 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14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图表 2015年全国各省市经济外向度分析

图表 2015年各省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经济外向度分析

图表 2001-2014年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人均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经济指标比较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服务出口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内资控股企业和全部企业境外知识产权情况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情况比较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内部科技/R&D经费支出情况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授权、拥有量情况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拥有量

图表 国家高新区专利数量和每万人专利产出量的增长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使用面积用途分布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地区版块分布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分布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平均指标对比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2013-2014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增长贡献度分布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分布情况

图表 2014年全部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度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按省份划分的主导产业分布情况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各细类的利润率

图表 2014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构成情况示意图

图表 2015年国内代表性高新区万人专利授权分析

图表 2010-2015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数

图表 2014-2015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数对比分析

图表 2015年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分析

图表 2015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及占比

图表 2015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贡献度对比分析

图表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

图表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续表)

图表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

图表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续表)

图表 世界著名汽车产业园区基本状况

图表 德国沃尔夫斯堡汽车产业园区结构及功能

图表 我国主要汽车产业园区基本状况

图表 我国典型汽车产业园区比较

图表 2016-2020年国内化工园区改造工程

图表 2016年中国化工园区20强名单

图表 炼油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 上海化学工业区平面示意图

图表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示意图

图表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示意图

图表 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示意图

图表 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示意图

图表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示意图

图表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区位示意图

图表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产业链

图表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平面示意图

图表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效果图

图表 2014年浙江省开发区(园区)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对比

图表 2014年浙江省开发区(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分市)

图表 2014年浙江省开发区(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分市)

图表 2015年浙江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评总指数及位次

图表 2014-2015年浙江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次比较

图表 2015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类指标分值及位次

图表 2015年度各市省级经济开发区考评分档情况

图表 2015年度总指数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

图表 南北片总指数各居前1/3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图表 南北片经济规模各居前1/3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图表 南北片发展质量各居前1/3省级经济开发区

图表 南北片综合效益各居前1/3省级经济开发区

图表 南北片增量增速各居前1/3省级经济开发区

图表 2015年度新增考评对象指标得分情况表

图表 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开发区考评分值极值对比表

图表 南北片省级经济开发区方阵分布情况

图表 2015年贵州省各州市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图表 贵州省典型工业园区特点与产业发展思路

图表 2015年江西省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重庆市功能核心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图

图表 重庆市功能拓展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图

图表 重庆市发展新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表

图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表

图表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表

图表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主导产业布局表

图表 2016年湖南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图表 2016年嘉兴市开发区利用外资情况

图表 苏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图表 苏州工业园区外资项目按行业分类

图表 苏州工业园区外资项目按国别分类

图表 波士顿矩阵分析图

图表 2010-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增外资项目情况

图表 园区投融资模式要素分析

图表 园区开发建设的一般路径

图表 园区开发建设前期阶段投融资分析

图表 园区开发建设中期阶段投融资分析

图表 中期阶段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模式

图表 中期阶段公共设施项目投融资模式

图表 重庆市“十三五”工业园区发展目标

图表 2014年天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行业构成

图表 青岛市区位优势

图表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分析

图表 合肥经开区交通示意图

图表 合肥经开区公路连接情况

图表 合肥经开区铁路连接情况

图表 合肥经开区附近港口情况

图表 淮南经开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图表 杭州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前后对比

图表 苏州工业园区交通区位图

图表 苏州工业园区“十二五”目标实现情况

图表 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空间结构图

图表 苏州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目标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数据来源

本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一手资料来源于我司调研部门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采访对象涉及企业CEO、营销总监、高管、技术负责人、行业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相关投资机构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二手信息渠道涉及SEC、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WIND数据库、CEIC数据库、国研网、BvD ORBIS ASIA PACIFIC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售后服务

华经产业研究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您的反馈均1个工作日内快速回应,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版权提示

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权威引用

  • 中国证券网
  • 中金在线网
  • 中国日报网LOGO
  • 央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东方财富网
  • 中国新闻网
  • 凤凰网
  • 和讯网
  • 网易新闻
  • 腾讯网
  • 新浪网

典型客户

咨询服务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