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巴菲特的成功?

  “见贤思齐”可以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对于巴菲特来说,也不例外。在成为被他认可的人才之前,首先要能够和他成为朋友。在有共同的追求之外,身上必然要有让人钦佩的优点,有可供效仿的地方。优秀的人才,你交代给他一件事,他能做十件,他们总能比你想象中做得更好。这也是巴菲特之所以强调要选一流人才的原因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你要做些什么?巴菲特25岁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他开始为自己工作,为自己尊敬的人工作,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提醒大家,要勤于自省,自己去衡量自己的表现和成就,为自己的表现和成就打分。而不是过分关注别人或者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你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怎么看待你自己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巴菲特认为,只有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不动摇,不被情绪波动所左右的投资者,才能将投资视为一种乐趣,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优秀的投资者,第一追求的是正确,其次才是赚钱,决策正确,钱随之而来。不沉醉于过去的成功,不身陷于失败的囹圄,将每一次投资当成最喜爱的比赛,“当别人恐慌时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恐慌”,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行。

  当然,在社交媒体和信息海洋的包围下,专注思考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满足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然而再多浅尝辄止的浏览对形成自己的理念和逻辑也是于事无补的,那些碎片化的东西始终无法整合到系统的轨道里,看得再多也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所以巴菲特把他的成功,归结于长时间的思考。他说:“除了坐下来阅读,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让人成为更理智的人。我本人和查理每天都把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

  当别人都满足于表面消息,那些善于阅读和思考的人自然就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当别人在那发消息分享自己早餐吃了什么的时候,我读了几份年报,自然多了一些知识。”巴菲特说。他见证了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人们利用时间方式的变化,而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变得比之前更加明显。

  在投资方面,巴菲特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只要有一个标准不符合,就绝对不投。他说,我们不强求搞懂很多东西,我们只要搞懂一些东西就可以了,“只赚能力范围之内的东西”。所以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很重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做简单的事,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当然,这并不是说让你放着“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而不顾,碰到那种资产价格明显便宜的机会,该出手时就要出手。毕竟,在一辈子的投资生涯中,这样的投资机会并非常见。

  谈及风险,巴菲特说,在伯克希尔的历史上,我们的投资组合有过一次2%的亏损,两次1%的亏损,都发生在1974年和1975年,当时我们卖出了便宜的资产,买入更便宜的资产。虽然市场上普遍认为,股票比债券风险大,但是巴菲特坚持认为,投资股票,如果长期持有,是没风险的,只是把现在的购买力节省下来,留到将来。现金才是有风险的资产。

  巴菲特喜欢主动寻找投资机会而不是拾人牙慧。他认为,捡烟头的投资方法在资金规模小的时候效率更高,但是凭借这种办法,没办法打造出优秀的公司和生意。所以,他不主动问别人该买什么,而是守在自己的能力圈里,通过调研考证,去发现去创造一些值得关注的机会。相对于问别人该买什么,显然读第一手公司财报,来得更实际。

  对于投资者该从哪些维度去评价一家公司的问题,巴菲特建议,可以先看一个行业的7-8家公司,和每家公司的管理层交流,问问他们愿意把钱投给哪个竞争对手,以及想要做空哪家竞争对手。通过和他们交谈,你就能够知道这家公司和同行相比的竞争优势,以及他的管理层是否优秀等问题。掌握了这些问题,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就已经相当深刻了。

  巴菲特称,真正的成功,是你为了一个超越自身福祉的目标而工作。正如他所说:“你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传奇都是不可复制的,多琢磨琢磨“这些人为什么成功?”“这些人为什么失败?”或许能让我们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巴菲特核心重仓股六大特征 一文读懂股神的逻辑

巴菲特一生非常成功,但是他从来没有系统全面的阐述过自己的投资体系,尤其没有阐述过他的风险管理资金分配和投资的一些具体组合和仓位原理。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