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脱贫,光伏风能产业称主导因素

  新能源的发展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2018年,要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应适度降低光伏产业税费负担,并引导光伏扶贫项目应适度集中化、规模化发展,以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力,赢得“空气、环境和生态脱贫”的攻坚战。

  发展光伏产业助力“生态脱贫”

  在刘汉元看来,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研发基地,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

  他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我国上下迫切需要且完全有能力像今日的扶贫攻坚那样,用5~10年时间再一次实现空气、环境和生态的彻底“脱贫”。

  “在这场‘空气、环境和生态脱贫’的攻坚战中,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是赢得战役的主力军。”刘汉元说,以光伏为例,作为目前人类可使用的能源中一次转化效率最高,并且使用最简单、最可靠、最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具备十分独特的优势,是当前及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

  他说,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扶贫模式,光伏扶贫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扶贫效果。自2015年在全国8省48县启动试点以来,光伏扶贫目前已扩大到全国16省471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装机规模近700万千瓦,成为了产业脱贫的最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已为全国150万农户提供了精准扶贫服务,每年为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相当于每年提供了45亿元的扶贫资金,成为各地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措施。

  在刘汉元看来。作为集绿色扶贫、造血扶贫、产业扶贫为一体的高效精准扶贫模式,光伏扶贫不仅让贫困户年年有经济来源,还能解决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扶贫的崭新路子,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绝对贫困地区“久扶仍难脱贫”、“今年脱贫明年又返贫”等问题。

  产业分布零散实施成本高

  “但当前我国光伏扶贫项目存在较为零星、分散的问题,导致实施过程当中成本居高不下,运维管理过程中相对困难。”刘汉元说,我国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普遍存在重前端建设,轻后期运维,甚至运维缺位的问题。

  针对光伏扶贫项目,地方政策往往更注重建设资金层面,对前端建设、补贴都有相关说明,但对后期运维团队、运维资金来源等鲜有顾及。

  再加上光伏电站运维市场本身也存在行业标准缺失、准入门槛模糊、人员资质参差不齐、低价竞争等诸多问题,扶贫电站的后期运维不容乐观。

  “光伏扶贫资金不足、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刘汉元说,一方面,现有的国家扶贫基金已经形成固定项目,想从既有项目手中腾挪资金划给新项目,几乎无法执行;另一方面,根据相关政策,建设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政府应严格按照投资入股,按股分成的方式开展电站建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集中式扶贫电站投资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将光伏扶贫工作的资金压力全部转嫁给了企业,增大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此外,由于各类税费成本居高不下,已影响了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其比较优势形成,导致光伏产业需要补贴才能发展。

  提高集中度推动光伏市场化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从一路追赶、齐头并进到全面超越,在技术、规模、成本上已全球领先,已经牢牢执住产业牛耳。”刘汉元说,中国光伏应用的蓬勃发展,促使产业链上中游新增产能不断增加和更替,有效带动了技术不断革新和改进,设备不断迭代升级,促使成本大幅降低。

  “因此,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促使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是光伏成本不断降低的关键因素。”刘汉元表示,无论集中式还是分布式都应在条件具备时停止指标管理,倘若一味用指标压制发展规模,成本下降速度将大大减缓。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报告显示,我国光伏发电更大规模应用后,在2020年前后即可实现平价上网、不再需要补贴,此前已建成项目的补贴将在2022年至2025年间达到峰值,补贴金额在1000~1750亿元之间。

  “近十年来,光伏发电成本已下降了90%,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的曙光已经出现,补贴并不会无限扩大。”刘汉元建议,应让光伏产业在市场化机制下发展,摒弃用指标压制发展规模的管理思路,全面清理并减免光伏行业的相关税费,通过市场化机制或者政策性措施解决光伏补贴资金问题。

  刘汉元建议,应大力发展适度集中化、规模化的村级扶贫电站,加强对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质量的把控,强化光伏扶贫电站的运维管理,保障贫困户收益;并加强对光伏扶贫的金融支持力度,及时到位政府应承担的项目建设资金。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国家发改委:正在制订未来五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3月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