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百科

  一.证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演进与发展,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自诞生之初便担负着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使命。1990年及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诞生。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证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证券行业高度依赖零售经纪及投资银行等传统收入,价格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目前证券行业正在酝酿转型与分化,未来可能通过创新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当前,行业的竞争呈现以下特点:
  (1)传统业务竞争加剧,盈利模式逐渐多元化
  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实施以来,监管部门鼓励创新类证券公司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前提下,进行业务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但由于创新类业务受限于市场成熟度以及政策环境,各证券公司的创新类业务开展比较有限,业务种类相对单一,不同证券公司之间的盈利模式差异化程度较低,主要收入来源依旧为经纪、自营、投行三大传统业务,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突出。经纪业务方面,证券公司佣金率竞争加剧,经纪业务的竞争正从单纯的通道服务竞争转向专项理财和服务能力的竞争;自营业务方面,其规模受到资本金的限制,业绩与市场走势息息相关,自营业务的波动性较高;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大型证券公司业务优势明显,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总量的不断扩大,各证券公司加大对中小型项目的储备和争夺力度,竞争更加激烈。随着融资融券、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推出,以及私募投资基金等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将逐渐多元化,创新业务在未来盈利增长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
  (2)行业集中度提高、逐步分化,客观上有利于现存公司
  经过近年来的市场淘汰和综合治理,数十家证券公司被关闭,部分优质证券公司抓住机会通过收购兼并、托管、重组等方式实现了低成本扩张,扩大了市场份额,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大型证券公司与在某些区域市场、细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型证券公司共存的行业格局日益显现。此外,由于证券行业在整个金融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客观上要求进行严格监管,设置行业准入管制和资本进入壁垒,结合金融创新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等制约因素,导致证券行业集中度和进入门槛不断提高,现有证券公司面临新进入者竞争的压力相对较小。
  (3)行业开放加速,国际化和混业竞争迅速加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金融业将与实体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共同推进。一方面,证券行业国际化竞争不断加剧,目前我国已经有多家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在机制、资本、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对内资证券公司构成冲击;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向证券业渗透,越来越多地参与证券业务,混业竞争显著加剧。
  二、证券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监管准入壁垒
  我国对证券公司实施行业准入管制。《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设立证券公司,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证券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详细列举了设立证券公司需要满足的多个条件。此外,经营证券业务的许可证颁发、证券分支机构的设立或撤销、证券公司的股东资格等均需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严格的准入监管使得通过新设成立证券公司较为困难。
  (2)资本壁垒
  证券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对于资本规模的要求较高,较大的资本规模要求与初始资本投入构成了证券业的资本进入壁垒。
  《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百二十七条对于从事不同业务范围的证券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进行了规定:经营业务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经营业务为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和其他证券业务之一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经营该等业务中两项以上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亿元。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原则和各项业务的风险程度,可以调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不得少于法定最低限额。
  除对从事不同业务范围证券公司规定法定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外,在目前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分类监管体系下,证券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及创新业务的开展均与资本规模密切相关,资本实力已成为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3)人才壁垒
  证券行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需要多年的相关从业经验,证券公司职员需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投资顾问、保荐代表人等还需要通过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而部分业务还需具备一定数量相应资质的人员后才能开展。对于行业新进入者来说,证券行业存在着较高的人才壁垒。
  三、证券行业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证券市场和证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将为中国证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推动企业产生新的投融资需求和资本运作服务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居民储蓄和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的投资需求将不断增加,配置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的规模和比重将不断提高。证券公司作为沟通资金供求双方的重要直接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将充分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2)国家积极鼓励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占比很高。近年来,随着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Wind统计,“十二五”时期我国各年直接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的年平均值为16.60%;2017年度,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我国直接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降至6.80%,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分别为2.31%和4.49%。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证券业将迎来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
  (3)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属于新兴市场,并处于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场外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培育发展之初。与成熟市场相比,  我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在市场规模、还是在多层次市场的深度广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几年,为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资本市场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持续推进,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场外市场将得到大力发展,这都将为中国证券业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舞台和发展空间。
  2、不利因素
  (1)业务和经营对传统业务的依赖较大
  目前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收入来源仍然以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自营等传统业务为主。同时,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竞争问题还比较突出。近年来,国内证券公司正在通过开展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私募投资基金等创新业务,实现利润来源的多元化和经营模式的差异化,逐步优化传统业务占主导地位的经营及盈利模式。但总体而言,收入结构的优化仍需要一个过程来实现,证券公司业务和经营对传统业务的依赖性仍然较大。
  (2)整体规模较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境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投资银行的业务领域横跨货币、外汇、商品、股票、债券等多个市场,可以实现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综合化和全球化,为开展金融创新、增加利润来源、分散经营风险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境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一般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形成了一批资本实力雄厚、盈利能力较强的国际投资银行。相比之下,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时间较短,整体规模明显偏小,且业务普遍局限在中国大陆境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3)混业经营及对外开放加剧行业竞争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资本、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加快向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理财服务等证券业务领域渗透,并力图通过新设或并购等方式进入证券领域。若未来混业经营的限制政策有所变化,证券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逐步提高证券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扩大其业务范围,资本实力雄厚、管理水平先进、业务能力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对国内市场的参与度将越来越高,带给国内证券公司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明显。
  (4)创新发展受到市场环境、创新能力制约
  目前,我国证券业正在加快创新转型,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我国证券公司开展业务、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市场体系、交易品种和交易规模等市场环境制约以及分业经营政策的限制;同时,证券公司的创新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人才不够,还不能满足自身的创新发展需要以及实体经济的证券金融服务需要和个性化的投融资需求。
  四、证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证券行业发展正面临资本市场深化发展和监管层鼓励证券公司做大做强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行业的发展空间逐渐打开,行业有望加速进入规模化经营阶段,转型、创新和国际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1、行业将进入规模化经营阶段
  目前中国证券公司的整体规模较小,对金融体系影响力弱。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和监管层政策的逐步放松,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将逐渐打开。证券信用业务的高速增长给证券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监管层也陆续出台了新型营业部、转融通、PE基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意见,鼓励券商通过发展创新业务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针对行业经营杠杆低,负债融资渠道缺乏等问题,监管层优化净资本监管政策,放宽净资本的限制,未来证券公司将真正实现杠杆化运营,资本的使用效率得以有效提升。2016年6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新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根据行业实际运行进行了修订,对证券公司经营杠杆放松约束的同时,加强了对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表外业务、流动性指标的约束,促使证券公司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未来的证券行业将进入一个加速扩张的规模化经营阶段。规模扩张和资本使用效率提高对证券公司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并成为证券公司最终能否胜出的关键因素。
  2、行业将进入加速转型的阶段
  目前证券公司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收入主要来自经纪、投资银行以及自营业务,盈利模式单一,传统业务竞争不断加剧。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客户对证券公司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证券公司中介服务的功能,拓展中介服务的内涵和价值,未来证券行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改变。
  一方面,证券行业的盈利模式将会从通道收入模式向资本收入模式转变。在业务同质化的背景下,卖方业务的附加值将尤为重要,通过管理费收入的不断增加弥补通道业务收入的下降,同时为资本中介业务网罗客户资源;大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在温和可控的风险环境下创造资本收益;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强弱,适度经营买方业务,赚取风险收益。2014年以来,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快速成长,已成为证券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和业务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另一方面,证券业务将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证券公司目前的通道业务依靠牌照垄断和资源优势,属于低层次的劳动力密集型业务。而多数创新业务都是需要技术的突破,需要证券公司合理运用其在品牌、研发、管理、风控等方面的能力。
  3、证券行业国际化
  我国证券行业的国际化,一方面是业务的国际化,包括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国际业务和以国外市场为依托的国际业务;另一方面是机构的国际化,包括国外证券公司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和中国证券公司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入WTO后,外国证券公司已从在华只能设立代表处,发展到参股设立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QFII等,从而直接参与我国资本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升,国内企业和居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旺盛,监管层也鼓励有条件的证券公司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跨境业务有望成为中国证券行业新的高增长领域: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发展,寻求海外上市及跨境并购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投资多元化将推动跨境资产管理业务高速发展。

  此外,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也有利于缓和受单一经济体周期波动的影响,形成国内外业务的良性互补,同时也是证券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向。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深圳证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深圳证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整体运行新形势透析、运行新格局透析、经营分析、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