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产业概述
人造卫星(Artificial Satellite):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人造卫星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某星球的大气、辐射带、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造卫星为人造地球卫星,另外有人造火星卫星等。
卫星应用产业上游主要涉及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发射、卫星地面设备与网络的建设;下游产业链涉及众多领域,其中在交通、通信和测绘等领域的应用较为普及。卫星应用及运营涵盖面较广,包括消费服务(指卫星电视、卫星音频广播和卫星宽带等业务)、卫星固定服务、卫星移动服务、遥感业务和航天飞行管理服务。按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分,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卫星行业现状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6月13日,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了《2018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据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3480亿美元,其中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占79%,为2690亿美元,同比上升3.07%。2013年以来,全球卫星产业收入规模持续扩大,但是速度在逐渐减缓。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卫星产业收入结构中,其中微信服务业务占48%,地面设备制造业占44%。作为航天产业基础的核心,卫星制造业和发射服务业分别占6%和2%。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全球卫星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卫星制造业和发射服务业收入分别为155亿美元和46亿美元,卫星制造业收入较上年增加10%,占全球卫星业务收入的6%;而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卫星发射更多采用成本更低的火箭发射模式,2017年卫星发射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6%,占总收入比重为2%。此外,卫星服务业务收入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仍然是整个卫星产业的主要驱动力;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5.6%,占比为44%。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卫星服务业实现收入1287亿美元,占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的48%,是卫星产业的主导领域。其中,大众通信消费领域仍是整个卫星服务业的主要驱动力,其2017年收入达1085亿美元,占卫星服务业的84%;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为179亿美元,占比为14%;对地观测业务收入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比为2%。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中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046亿美元,其中:卫星电视直播业务规模为971亿美元;卫星音频广播业务规模为54亿美元;消费卫星宽带业务规模为21亿美元。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卫星服务业总收入为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0.78%。其中,大众通信消费业务收入为1046亿美元,占比超过81%;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为179亿美元;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为40亿美元,占比3.11%,主要包括移动数据业务和移动话音业务两部分;对地观测服务收入为22亿美元。大众通信消费业务仍然是整个卫星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中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9亿美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0亿美元。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地面设备制造收入达到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6%。增长主要来源于卫星导航设备和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基本保持平稳。其中,用户设备产业收入为1080亿美元,占地面设备制造收入的90%;地面网络设备产业收入为118亿美元,占比为约为10%。地面设备制造市场可包括独立的卫星导航设备、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嵌入到移动设备中的卫星导航芯片支持的位置服务(LBS)、海事、勘测和铁路领域。由于其市场选择的导向性,全球地面设备发展趋向明显,未来地面设备制造业必然成为市场主导产业。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全球卫星通信产业发展趋势
1、卫星固定、卫星移动和卫星直播三种业务逐渐融合
卫星固定、卫星移动和卫星直播三种业务逐渐融合从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卫星直接广播业务三者之间发展关系来看,基于下述发展特点可以看到正在往融合方向发展
(1)随着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和卫星直接广播业务用户终端进一步小型化和可移动性,与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终端的区别将逐渐缩小;
(2)随着使用通信卫星的卫星直播业务诞生和发展,通信卫星不经过地面中转也可直播电视节目,通信卫星与广播卫星的区别将逐渐缩小;
(3)阅着卫星厂播业务由单向电视和声音广播向双向交互式多媒体业务发展,卫星广播业务单向通信特性与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双向通信特性的区别将逐渐缩小;
(4)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三种业务都在往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方向发展。
(4)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三种业务都在往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方向发展。
上述三种业务同一性增加、互异性减小的趋势体现了这三种业务正在往融合方向发展。
2、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综合通信网
随着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三种通信方式融合,地面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各种卫星通信网与名种地面通信网互连互通,未来的通信网,必将是一个包括地下的光缆地面的微波和蜂窝移动通信,低轨道、中轨道以及静止轨道的通信卫星系统组成的服务于全球的混合通信网。它们之间既可以单独组成通信系统又可以在不同系统间互连互通真正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的海、陆、空、天共用的能够提供各种带宽和多种业务的综合通信网。在此种综合通信网中任何个人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对象人或计算机)互通任何信息(语言、图像、文学和数据等),它将标志着直正个人通信时代的到来。
随着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三种通信方式融合,地面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各种卫星通信网与名种地面通信网互连互通,未来的通信网,必将是一个包括地下的光缆地面的微波和蜂窝移动通信,低轨道、中轨道以及静止轨道的通信卫星系统组成的服务于全球的混合通信网。它们之间既可以单独组成通信系统又可以在不同系统间互连互通真正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的海、陆、空、天共用的能够提供各种带宽和多种业务的综合通信网。在此种综合通信网中任何个人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对象人或计算机)互通任何信息(语言、图像、文学和数据等),它将标志着直正个人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卫星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