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摩椅行业定义及发展模式分析
按摩器具用现代机械技术重现中医经脉按摩医术,是日常健康保健重要器具。按摩器具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可为用户带来针灸、推拿、按摩、锤击、火罐、刮痧、瘦身、免疫调节等八种仿真功能。按摩器具功能在于将中医的经络按摩医术与现代高科技手段融为一体,帮助使用者享受舒适按摩、减轻疲劳,达到保健强身的效果。目前,按摩器具主要分为两大类:功能全面、性能优越的全功能按摩椅,以及功能相对单一、但便携灵活的按摩小电器。
目前,按摩器具主要分为两大类:功能全面、性能优越的全功能按摩椅,以及功能相对单一、但便携灵活的按摩小电器。品类一按摩椅:按摩器具的核心品类。按摩椅是按摩器具中市场份额最大、附加值最高的产品种类,通过手工驱动、电动机驱动或电磁振动模拟推、敲、揉、扣、捏等各种按摩手法,对身体器官、肌肉、穴位等部位产生按摩刺激反射作用,起到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消除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保健功效,在身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按摩椅行业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OEM、ODM以及OBM。OEM模式是指厂商不进行产品设计,只负责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对产品进行生产与加工;ODM模式是指厂商根据委托方的需求为其提供产品设计,并以合理的价格批量供货。OBM模式则是指厂商利用自主品牌对自己生产的或者委托加工的产品进行销售。OEM和ODM统称为代工模式,厂商生产出的产品最终均以委托方的品牌贴牌销售,而在按摩椅代工环节中由于代工制造商较为强势,衍生出PRMS模式。
按摩椅行业主要运营模式
模式名称 | 模式定义 | 模式特点 | 模式应用 |
OEM | 厂商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对产品进行生产与加工 | 主要依靠制造成本优势,相对而言厂商的议价能力弱,盈利空间小 | 缺乏研发能力、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型制造商 |
ODM | 厂商依照委托方提供的产品需求承担部分产品设计任务,并以合理价格批量供货 | 能够通过持续研发及规模效应改善盈利水平,但订单规模受限于客户的产品决策、市场拓展能力 | 大中型制造企业 |
PRMS | 厂商加强市场调研、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并完成产品的需 | 厂商掌握产品定位策划整个环节,在制定市场策略时更具有主动性,但仍是在为品 | 处于由ODM向OBM过渡阶段的企业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按摩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按摩器具行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率先扩展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后又逐步走向北美、欧洲等地区。近年来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稳步上升,2014年市场规模已经逼近100亿美元,2016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达到1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9%。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还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8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美、中国、日韩、东南亚成为未来按摩器具行业主要增量市场。目前全球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几个按摩器具主要消费区域。从细分区域市场来看,按摩椅未来全球增量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日韩、东南亚等区域。其中日本作为按摩器具的发源地,市场发展成熟,市场渗透率最高,是全球最主要的按摩器消费市场之一;韩国按摩椅市场于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人民币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7年年平均增长率达70%;东南亚地区的按摩保健文化比较浓厚,北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且消费能力强,市场属于发展期,渗透率相比日本较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按摩器具产业链转移,我国成为最大的按摩器具出口国。在生产领域,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崛起,全球按摩器具产业链开始向我国转移。我国成为最大的按摩器具出口国,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2017年出口总额22.86亿美元,同比增长9.7%,但平均出口单价自2013年开始持续下降,2017年为10.05美元/台,同比下降12%。
日本、美国、韩国、中国香港和德国是我国按摩器具超主要出口国,占比超60%。根据海关总署,2017年我国按摩器出口金额达22.86亿美元,同比增长9.7%。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按摩器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中国香港和德国,合计占比达60%。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三、中国按摩椅市场发展现状
研究数据表明,2017年国内按摩椅行业市场规模达55亿元,同比14.6%,最近三年CARG达12%;整体按摩器具市场规模同比10.5%,三年CARG10%。另据天猫大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按摩椅家电线上增速超110%。毋庸赘言,按摩椅市场已初显爆发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摩椅关注度提升,但品牌认知度仍较低。根据百度指数,近年来,“按摩椅”一词的关注度逐步上升,但消费者对按摩椅品牌认知度不高。根据公司公告,傲胜的按摩椅销量占据国内市场的龙头份额,品牌知名度最高,荣泰健康和奥佳华位列第二梯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共享按摩是按摩椅行业与共享经济模式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模式。与其他共享经济模式相同,共享按摩也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按摩运营商在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铺设按摩椅,并通过移动支付和物联网云端系统对按摩椅进行批量运营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付费的方式享受按摩服务,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按摩时间与按摩方式。目前共享按摩的价格平均在1元/分钟左右。
共享按摩椅尚处于用户教育阶段,粘性不高。根据速途研究院调查,在情景布置上,电影院是用户首选,率先布局院线影厅内厅和等候区的摩摩哒未来或持续受益。从用户使用次数分布上来看,目前共享按摩服务仍处于体验和消费者教育阶段,使用5次以内的用户占比在71%以上,表明共享按摩椅属于现象级产品,很难让用户产生依赖和沉浸感。以摩摩哒数据为例,2017年累计服务人次3000万+,服务人数1800万+,平均每人1-2次,用户粘性较弱。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调查显示,近八成调查者对共享按摩椅感兴趣,而且他们最关注产品功能,尤其是全身按摩、肩颈释压和腰部放松。调查者认为,现有按摩椅的模拟人手按摩手法有提升空间。共享按摩椅具有联网、用户流量大等特征,共享按摩椅的快速推广,一方面提升了消费者的仪式,另一方面也将带动家用按摩椅业务的发展。经过测算,共享按摩椅的需求在100万台左右,按照每台均价3000元测算,市场空间超过30亿元。考虑到未来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同时每台按摩椅使用频次增多带来营收逐年上升,未来共享按摩椅的市场空间或超百亿元。
四、按摩椅行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1、老年人口带来按摩保健市场旺盛需求
截至201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近11%,与韩国的13%相近,与日本的27%差距较大。整体程度相当于日本1990年、韩国2009年的水平。而在达到该水平后,韩国按摩椅市场从2010年起进入高速增长期,十年渗透率提升十倍;日本则在90年后的十年间,按摩椅年需求量从30万台增长至50万台,达到历史需求的峰值。对标日本、韩国,10%的老龄化水平后将成为按摩椅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关口。且国内市场人口基数庞大,2017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在绝对数量上远超日韩。而按摩椅作为主要定位中老年人口的保健产品,老龄化趋势将使得其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2、青年白领亚健康问题频发,对按摩椅等健康、养生的需求增加
据调查,我国目前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0%,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群比例不足5%。亚健康已经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中国也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每年因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亚健康人群中,尤其以从事互联网、电子、金融等行业白领居多,这类人群长期处于职场、生活压力,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亚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这类人群对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同时这类人群收入水平和消费理念又相对较高,对按摩椅的关注度提升。
3、按摩椅重心内移,未来最大的增量市场极有可能诞生在中国大陆
当前国内按摩椅渗透率远低于全球、而规模已逼近日本、增速逼近韩国。按摩椅在中国仍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如果随着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市场渗透率发展提升至5%,那市场规模增量将达到400亿以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内所处的发展阶段,正是大部分群体从价格驱动走向品牌驱动,一部分群体走向产品驱动的多元化过渡时期。未来几年,我国按摩椅行业将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品牌是关键
消费者调研显示,按摩椅购买关键要素排序依次为:口碑、功能、性能、外观、价格、服务,这与多数传统企业一味强调价格、性能的习惯性认知存较大差异,“好货需要分享”,龙头企业理应紧抓“品牌宣传”+“口碑效应”契机。
2.产品是趋势
中产阶层主力规模不断扩大,主流消费观念呈现追求品质、关注体验、注重颜值的特征,而产品力成为大量国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掣肘硬伤,领军者势必要最大限度的储备核心技术、建立高中低全产品矩阵。
3.兼顾定价/模式的分级
国内消费正趋发散,一方面“年轻经济”增长强劲、一二线向三四线蔓延,另一方面按摩椅“自用+送礼”场景并存,都需企业在开发-定价-推广流程中日益完善组合,兼顾人群画像的多元化呈现。未来按摩椅市场分化势必加剧(定价/品牌/颜值/功能)。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按摩椅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