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粮食及主要细分产品供给情况分析,2019年粮食市场价格有望弱中趋稳「图」

  一、我国粮食供给情况分析

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比上年下降0.6%,仍是历史高产年,连续4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其中,夏粮产量13878万吨,早稻产量2859万吨,秋粮产量49052万吨。棉花产量610万吨,比上年增长7.8%。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稻谷播种面积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继续调减,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药材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2011-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结构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

1、稻谷

2018年我国稻谷产量21213万吨(4243亿斤),较上年减0.26%,稻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据统计,2018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4.53亿亩,比上年减少837万亩,下降1.8%。

2011-2018年我国稻谷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小幅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下调,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小麦、早籼稻和稻谷播种面积分别下降1.0%、6.8%和1.8%,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环境压力,推进了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粮食库存消化。主产区小麦、早籼稻开秤价低于2017年,后逐步涨至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集中收购期市场均价同比分别降约2%和8%。市场化购销趋于活跃,成为农民卖粮的主渠道。新麦上市后优质麦价格持续上涨,不少地区都在每斤1.3元以上,优质优价特征进一步显现。

2、玉米

2018年,我国玉米总量达到了310.7万吨,同比增30.9%。与此同时,2018年,我国玉米进口激增,2018年我国玉米出口1.1万吨,减86.9%。

2011-2018年我国玉米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受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和种植面积调减影响,2018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扩大,库存消化进度加快,临储拍卖累计成交突破1亿吨。全年玉米价格稳中有升,新玉米上市后收购价普遍走高,山东、河北部分地区企业挂牌价超过了每斤1元。但由于库存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各方预期相对理性,玉米价格没有出现暴涨,年底随着玉米上市量增加,市场价格逐步趋稳。12月份国内产区和销区平均批发价分别为每吨1880元、2060元,同比上涨11.9%、9.6%。

三、2019年我国粮食产业展望

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既有有利因素的支持,同时又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有利条件主要为:中央继续重视和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中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为长期稳定粮食产量打下坚实基础;粮食价格稳定运行,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小麦、稻谷将预计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等,这些因素将对粮农的种粮积极性有所刺激。不利因素为:稻谷和小麦先后调减最低收购价;农民收益持续较低,未见明显改善;农业供给侧改革或进一步调减高产作物面积;中美贸易谈判后中方或将自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有可能对中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2019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的最低收购价2018年11月份已经公布了,每斤小幅下调3分钱,每斤1.12元。稻谷最低收购将也将于春节前后公布,预计将以稳为主。在政策支持下,口粮生产和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稻谷、小麦的走势可能有所差异,稻谷的库存水平依然比较高,供需关系阶段性宽松,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小麦经历上年的产量、质量下降之后,供需趋于基本平衡,预计2019年库存消化进度加快,市场价格有望弱中趋稳。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现状分析、著名企业分析、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