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供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分时租赁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图」

一、分时租赁行业概况

分时租赁起源于美国,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出行方式分时租赁模式类似于短租,但租期更短,通常从1分钟或15分钟起租,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出行解决方案。

目前分时租赁行业公司主要采取基于机手机APP平台的用户自主操作模式,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各有不同。押金+异地网点换取车+按时长和里程计费+充电模式是现在头部公司主要采用的商业运营模式,但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环节有各自的特色:一度主打无押金模式;图歌togo主打自由还取模式;盼达用车主打换电模式,同时在押金上和芝麻信用合作增加灵活度;EVCARD主打只按用车时长收费模式。

主要分时租赁公司运营模式

主要分时租赁公司运营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分时租赁行业需求分析

从需求端来看,截止2017年12月,中国汽车驾照持有人数已达3.4亿,而民用汽车保有量仅为2.17亿,近1.3亿人属于有证待驾状态,分时租赁具备广泛的客户基础。

2012-2017年我国新增驾驶员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2-2017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假设1.3亿无车“本本族”每年出行天数为250天,单次出行距离分别为5km、10km和15km;分时租赁渗透率分别为2%、5%和10%的情况下,其市场空间从300亿到1.08万亿不等,在中性的假设下(10km,5%)国内分时租赁的市场空间达3000亿。

截止2017年,全国分时租赁行业车辆总规模达到12万辆,实现营收约17亿,单车日均营收不到40元,平均单车使用不到2小时,行业整体利用率处于盈亏平衡点下方。尽管利用率水平较低,但行业依然处于供给不足而非需求不足的状态。

2015-2020年我国分时租赁行业营收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分时租赁行业供给分析

截止2017年,分时租赁服务提供商超过500家,业务布局覆盖110个城市,分时租赁会员超过1500万。

分区域来看,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适中、公共交通密度较低且政策支持的地区更利于发展分时租赁。如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的二三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郊区等。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13年到2019年2月国内公开披露的投融资事件共计43起,累计融资规模超过24亿元。其中,2017年是分时租赁融资活动最为活跃的一年,发生融资事件22起,融资金额超过14亿元。但2018年行业迎来拐点,融资事件和融资规模呈现快速下降,特别是下半年资本市场进入寒冬后,分时租赁领域仅发生了一起融资事件,融资活动明显减少。直至2019年才有新的融资事件披露,2月立刻出行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级别B+轮融资。2018年分时租赁市场融资活动减少或与资本市场融资环境阶段性触底、分时租赁企业经营问题集中爆发以及商业模式尚在探索期等有直接关系。

2013-2018年我国分时租赁领域融资事件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四、分时租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现有分时租赁的参与者以车企为主,如戴姆勒推出Car2go,利用旗下Smart以及奔驰A级车提供分时租赁服务;宝马推出DriveNow;上汽集团旗下的EVCARD发展迅速,目前投放车辆2.7万台,已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分时租赁供应商之一;车企通过将产业链由制造向运营端延伸,弱化共享出行对传统新车销售业务的影响。此外,部分传统汽车租赁(如Avis和首汽)、停车场(日本Park4)等第三方企业以及政府(巴黎政府)也是分时租赁的推广者。

截止2018年底,EVCARD、首汽GoFun、盼达用车和华夏出行已成为分时租赁行业的头部企业,投入车辆规模分别为4.5万辆、3万辆、2万辆和1.8万辆,布局城市分别达到64个、76个、12个和18个。4家头部企业合计投放车辆超过11万辆,约占全国50%的市场份额。

分时租赁行业的头部企业投入车辆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分时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产业凭借诸多政策红利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行业容量扩张和现象级消费产品的产生。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网点密度不够(形成不了规模效应)、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车况和服务质量不佳等。

网点密度方面,受制于配套资源的稀缺性和配套设施的高要求,虽然各家分时租赁公司的网点数、车位数、充电桩数逐年增加,但密度仍然匹配不了普通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同时,由于共享汽车公司要求的押金相对较高,对于一般的消费者,不会像使用共享单车那样在多个公司同时注册会员、交付押金。所以在这种消费模式下,对于单个消费者而言,可供其选择的共享汽车网点密度会进一步降低、出行会更加不便。这种情况下,非常不利于新消费习惯的养成。

盈利模式方面,现在分时租赁行业的企业还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目前,分时租赁运营商的成本包括车辆折旧、停车调度、配套技术开发、人工和营销等方面,但是收入来源主要就是从用户端收取的车辆使用费,来源相对单一,且需要大规模铺量,上规模后才会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受制于网点密度和出租频率等问题,加上行业发展初期各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普遍制定低客单价,使得收回成本的压力很大。草根调研显示行业的回报周期是3-5年,目前国内处于烧钱状态的公司占95%,只有盼达等少数公司实现盈利。

用户体验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同时主要分时租赁公司的运营方多为大型汽车制造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经验、服务经验和推广经验都非常欠缺,造成现在该行业中车况和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成为较大的缺点,影响了企业和行业形象,阻碍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进一步推广。数据显示,目前仅有18.3%的共享汽车用户满意于经历的共享汽车服务体验。而另一方面,在未来的选择态度上,仍有86.5%的用户表示未来会继续使用共享汽车服务。所以,共享汽车服务用户使用体验优化空间依然非常大,但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升级服务,保持用户对共享汽车服务的使用意愿。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产业链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发展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