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海藻等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
塑料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塑料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信息、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乃至航空航天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重要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渗透到人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然而传统的石油基不可降解塑料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不可降解塑料导致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塑料污染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因此,可降解塑料势必成为塑料行业发展的潮流和主要方向。目前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四大类,其中以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
从原料来源的角度,目前主流的生物降解塑料分为天然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等三类。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种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需求规模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应用于包装、纤维、农业、医疗等领域,其中在包装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2018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为6042.15万吨,同比增长1.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吉林省正式实施“禁塑令”,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塑地区。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多条生物降解塑料新建生产线建设和投产。2018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规模约54.4亿元,同比2017年的44.91亿元增长了21.13%,近几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其中,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规模15.84亿元;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规模38.56亿元。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生物降解行业生产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还处于研发、实验阶段。我国主要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有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鑫富药业有限公司等。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除淀粉塑料外,PBS是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规模最大的产品。
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国内的境遇基本上呈现“较好不叫座“的状况”,主要在于与传统石油基塑料相比,生物可降解塑料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生无可降解塑料成本较高,虽然近几年价格已经有所下降,但是除淀粉基塑料以外,其他生物可降解塑料平均价格均是传统塑料的二至三倍。其次,生无可降解塑料性能较差,除PBS和PBAT等聚酯类可降解塑料外,大部分生物可降解塑料性能上都不如传统石油基塑料,而且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进一步增加了使用成本。
三、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未来前景及趋势分析
PBAT作为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目前由于成本高、应用市场低端等因素,短期内有赖于政策导向、政府的鼓励和扶持。我国在其生产技术、工程化及设备制造能力等方面具备产业化基础,其潜在市场需求巨大,产业化前景广阔。
未来,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化发展方向如下:
1、装置柔性化,增加生产灵活性
PBAT装置是典型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该装置在原有生产线基础上增加降解聚酯的柔性生产装备设计,可根据国内外原料及产品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实现了一套装置上多种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差别化率。该装置除生产PBAT产品外,亦可生产PLA、PBS等多种可降解材料。
2、强化工程开发,推动装置大型化
为实现PBAT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实现关键设备大型化,建议通过科研、工程、制造、生产联盟等方式,实现集成创新,特别要强化工程开发力度,尽快建成10万t级以上的PBAT生产装置。
3、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
要充分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积极制定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划及产品标准,有效组织以企业为主体,行业内外、上下游的科技力量开展攻关,大力推动PBAT产业化进程。
4、培育和发展绿色消费市场
通过不断提高经济性和示范带动效应,大力推广PBAT制品,进行禁塑试点,在土地规划、资金扶持、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各类资本投入,适时推出全国禁塑政策,为生态保护和创造绿色消费市场环境创造条件,扩大绿色消费市场。
强化工程开发、提高产品性能、建立系列标准体系、同步推进产业配套等,促进PLA产业化快速发展,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白色污染,实现重大社会效应,对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