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100家准科创板企业证券化之路:71%从A股IPO路上“改道”而来

截至5月6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到了100家,其中已问询企业80家,18家企业已向上交所提交首轮问询的回复函。最近半个月来,科创板受理速度趋缓,以4月15日为分界线,4月15日以前,上交所平均每天新受理3家企业,4月15日以后,日均新受理企业数量下降至1.5家。

 

受理工作高速推进的背后,79%企业是从其他板块“改道”而来,18家企业曾预披露申报创业板

 

截止2019年5月7日,科创板已受理的100家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在国家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前,便已开始筹划A股上市。共71家企业在11月5日国家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之前就已经向当地证监局备案辅导。其中,有18家企业在申报科创板前已经完成了辅导验收,并在证监会预披露招股说明书,18家企业首次预披露时的目标板块均是创业板。在已完成披露的18家企业当中,有11家企业曾经上会,另外7家仍未曾上过发审会。

 

作为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新三板已为科创板输送了25位“种子选手”,未来或将有更多新三板企业“转道”科创板。在当前已申报科创板的24家企业当中,共有11家企业仍处于挂牌状态。

 

(拟)海外上市的企业也是科创板的重要“生源”。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家企业曾谋划海外上市。九号智能、优刻得、中国通号、海尔生物、澜起科技、华熙生物六家企业均(曾)搭建红筹架构或曾在海外上市。

 

从上市标准出发透视100家已受理科创板企业

 

看行业:科创板目前已受理企业主要位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三个行业,分别有39家、23家、17家企业。

 

看市值:科创板已受理的100家企业平均的预计市值达到59.27亿元、中位数为33.39亿元。其中,按标准一申报上市的企业平均预计市值达46.88亿元,远超10亿元的标准;按照三、四申报上市企业的平均预计市值分别为40.00亿元、187.50亿元;均超过相应标准的市值要求。

 

看估值: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平均隐含市盈率为49.59倍,中位数为32.93倍,已突破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100家企业中隐含市盈率小于23倍的企业仅有18家,可见定价思路已与A股有明显差别。

 

看利润:科创板企业2018年净利润的平均水平为1.28亿元,中位数为7800.00万元,分别高于创业板同期归母净利润平均值4455.26万及7402.83万。

 

看研发: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在2016-2018年三年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70%,高于同期创业板6.35%的水平。

 

从100家已受理企业看资本规划:潜心经营,花开终有时

 

首批企业获快速受理的背后,得益于他们在资本市场规划方面的潜心经营。长期的资本市场规划,以及提前规范业务,方才使得这部分企业及时把握住科创板设立的机遇,成为潜在的科创板企业并享受潜在的市场溢价。证券化需快慢有度,其中的“快”,是指在识别周期,抓住机遇。而这正基于“慢”:以“工匠精神”做好长期资本规划。

 

风险提示:政策发展不达预期;

 

1。 45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100家,受理速度趋缓

 

截至5月6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到了100家,其中已问询企业80家,18家企业已向上交所提交首轮问询的回复函。科创板受理速度趋缓,以4月15日为分界线,4月15日以前,上交所平均每天新受理3家企业,4月15日以后,日均新受理企业数量下降至1.5家。

 

2。 79%企业从其他板块“改道”而来,18家企业曾预披露申报创业板

 

自2018年11月5日国家宣布设立科创板至2019年5月6日,半年间,已有100家企业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在此背后,79%企业都曾筹划过上市,或是从国内市场其他板块、甚至其他市场改道而来。这部分企业本身已具备相当的规范性,因此“改道”所需的规范时间较短,成本较低。

 

截止2019年5月7日,科创板已受理的100家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在国家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前,便已开始筹划A股上市。

 

共71家企业在11月5日国家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之前就已经向证监会进行了首次公开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其中,在2018年(截至11月5日)向当地证监局备案辅导的有24家,在2017年向当地证监局备案辅导的有23家,在2016年向当地证监局备案辅导的有15家,在2015年和2013年各有3家。

 

在已向当地证监局备案辅导的企业中,有18家企业已经完成了辅导验收,并在证监会预披露招股说明书,18家企业首次预披露时的目标板块均是创业板。其中,在2017年预披露的有7家,2016年有6家,2014年有3家,2012、2018年各有1家;

 

在已完成披露的18家企业当中,有11家企业上会被否,另外7家仍未曾上过发审会。被否企业中,有5家企业在2018年被否,4家企业在2017年被否,各有一家企业在2012、2015年被否。最新一家被否企业的被否时间为2018年7月,至今已有10个月时间。

 

作为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新三板已为科创板输送了25位“种子选手”,未来或将有更多新三板企业“转道”科创板。一方面,作为公众公司,新三板企业较非公众公司有更好的规范性。其中有10家企业仍在新三板挂牌;另一方面,新三板主要服务于中小民营企业,“万家”新三板企业中不乏具备科创属性的公司。最后,科创板在三类股东、对赌协议的核查条件有所放开,利好新三板企业上市。2019年3月15日,股转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挂牌科创板上市无需摘牌,更是有利于新三板企业提供申报效率。在当前已申报科创板的25家企业当中,共有11家企业仍处于挂牌状态。

 

除国内市场以外,(拟)海外上市的企业也是科创板的重要“生源”。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家企业曾“混迹”于海外。首先,九号智能和优刻得都曾搭建红筹架构。优刻得的红筹架构已于2016年5月拆除,并于2018年10月开始上市辅导,而九号智能则是仍保留着红筹结构,拟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第二,从海外上市的情况看,中国通号、华熙生物、澜起科技三家企业均曾在海外上市,其中,华熙生物、澜起科技已分别于2017、2014年退市,而中国通号则仍在港股上市。最后,海尔生物则是上市地点“急转弯”的典型,2018年10月,海尔生物方才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国家宣布设立科创板后,公司于2019年2月26日申请科创板辅导备案,4月2日即获上交所受理。

 

3。从上市标准出发透视100家已受理科创板企业

 

我们从科创板上市条件中行业、市值、财务数据等几个维度,透视“第一个100家”已受理科创板企业的情况

 

3.1 100家已受理企业中,近40%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

 

从行业分布上看,科创板目前已受理企业主要位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三个行业,分别有39家、23家、17家企业,而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其他行业分别有13家、6家和2家企业。

 

从上市标准上看,87%企业选择了标准一,即上市公司市值不低于10亿元,业绩条件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有8家企业选择了第四标准,2家企业选择了第二标准;仅有1家企业选择了第三套标准,即公司市值不低于20亿元,业绩满足: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且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

 

3.2平均预计市值59.27亿元,平均隐含市盈率49.59X,突破23倍限制

 

我们根据每家已受理企业招股书中披露的预计募资规模以及新发股本占发行后总股本之比,推算出企业发行后的预计总市值,并根据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熟低者,计算出企业隐含市盈率。

 

从预计市值上看,科创板已受理的100家企业平均的预计市值达到59.27亿元、中位数为33.39亿元。其中,按标准一申报上市的企业平均预计市值达46.88亿元,远超10亿元的标准;按照三、四申报上市企业的平均预计市值分别为40.00亿元、187.50亿元;均超过相应标准的市值要求。

 

从隐含市盈率上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平均隐含市盈率为49.59倍,中位数为32.93倍,已突破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100家企业中隐含市盈率小于23倍的企业仅有18家,可见定价思路已与A股有明显差别。此外,隐含市盈率在23-50倍的企业数最多,达55家,在50-100倍之间的企业数有19家,超过100倍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中微半导体、优刻得、特宝生物、微芯生物以及安瀚科技。

 

3.3 100家企业2018年归母净利润达7800万元,超过创业板中位数水平

 

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在2018年的平均营收比同期创业板企业略低,平均净利润是其3.19倍,平均经营现金流与其相当,研发投入占比是其1.57倍,可见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财务规模基本满足A股申报条件,成长性高,且其高研发投入情况更能体现科创属性。

 

从营业收入的角度看,科创板已受理的100家企业在2018年的平均营收为14.39亿元,略低于同期创业板平均营收18.02亿元。科创板中,营收位于1-5亿元之间的科创板企业占比最高,达51%;而在创业板中,营收位于10-50亿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39.81%。科创板中,按照标准二、三、四申报的科创板企业平均营收分别为3.23亿元、5.08亿元、65.84亿元,均高于各自标准要求的2、3、3亿元。

 

净利润方面,科创板企业2018年净利润的平均水平为1.28亿元,中位数为7800.00万元,分别高于创业板同期归母净利润平均值4455.26万及7402.83万。科创板企业净利润主要集中于3千万-1亿元之间,超过90%得到企业净利润在3千万元以上,而创业板2018年整体利润有超过20%的企业净利润在3千万元以下,其中净利润为负的企业占13.47%。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去年末创业板多家企业计提大额商誉减值的影响。科创板中,按照标准一申报的企业平均净利润为1.21亿元,远高于标准一中要求的5000万元。

 

经营现金流方面,科创板企业的平均现金流为1.44亿元,中位数为7200万元,与创业板水平相当。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都主要集中分布于1千万-1亿元之间,与其中科创板有不到10%的企业经营现金流为负值,而创业板有超过20%的企业经营现金流为负。

 

研发投入占比方面,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在2016-2018年三年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70%,高于同期创业板6.35%的水平。由图可看出,科创板企业的研发占比主要集中于5-30%之间,而创业板则集中分布于3-10%之间,科创板企业的研发占比略多于创业板企业。

 

从按照标准二申报上市的国盾量子、赛诺医疗来看,两者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28.73%、33.68%,均远高于标准二15%的要求。

 

100家已受理企业中,2018年营业收入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为中国通号、传音控股与木瓜移动,营业收入分别为400.12亿、226.46亿以及43.28亿。

 

100家已受理企业中,2018年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熟低者)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为中国通号、澜起科技与传音控股,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熟低者)分别为32.95亿、6.98亿以及6.57亿。

 

100家已受理企业中,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为和舰芯片、传音控股以及澜起科技,2016-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2.06、20.73以及9.69亿元。

 

100家已受理企业中,2016-2018年三年研发支出/营业收入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为微芯生物、赛诺医疗与虹软科技,2016-2018年三年研发支出/营业收入分别为58.99%、33.68%以及32.63%。 

IPO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3-2029年中国IPO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IPO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IPO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营态势、产业链、竞争形势、重点企业经营情况、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