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信息化行业定义及分类
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狭义的医疗信息化主要包括医院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其中医院信息化又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医院信息集成。广义的医疗信息化还包括医保信息化、药品流通信息化、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
医疗信息化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另外,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医院和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基本管理信息系统(MIS)也逐渐建立起来了。
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多种信息系统,主要包括HIS(医院信息系统)、医院核心管理系统、EMR(电子病历)、PACS(医学影像系统)、LIS(检验科信息系统)、MIS(运营管理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等。其中医院核心管理系统、PACS、HIS、EMR规模相对而言较大。
虽然医院众多的信息系统在医院中的建设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已经有约95.13%的医院建设完成并开始应用包含PACS、HMIS、EMR、LIS、CIS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PACS、HMIS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比例较高,均达到70%以上使用率。目前,医院对于未来各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异,EMR系统获得了约90%医院的重视,其后依次是CIS、PACS、CPOE、HMIS等。且对比往年的调查数据,排在前三位的系统始终是EMR、CIS和PACS。
人口老龄趋势及人均诊疗次数的上升,对医疗质量、诊断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截止2018年底,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11.9%,人口结构老龄趋势明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同时,受现代生活习惯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提高,我国每年的就诊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呈持续上升态势。2018年我国诊疗人次达82.4亿人次,人均诊疗次数达5.8次,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医疗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提升患者诊疗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体系的冲击。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在15%以上。2016年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333.8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长10.38%,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375.2亿元,其中硬件产业规模为250.59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子病历是临床信息系统的核心。电子病历是临床信息系统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与HIS、PACS、LIS、RIS等系统的无缝接入整合,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使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企业主要分为三大阵营,分别是国际领先企业、本土IT领军企业和本土中小型企业,竞争力依次减弱。国际领先企业依靠其在大数据存储分析、数字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深厚基础,具备高端市场优势,在中国医疗市场占据一定市场地位。如今,Inter、IBM、甲骨文、思科等都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行业部门,发力中国市场。
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8年统计订单情况来看,行业订单总额达43.55亿元,同比增速为68%,呈爆发式增长,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区卫端订单的加速落地。2018年公/区卫端订单总额14.86亿元,同比增长93.62%。2018年公/区卫订单金额占比波动变化,18Q1/18Q2/18Q3/18Q4分别27.6%/38.4%/45.3%/28.2%,整体上体现了政策引导下公/区卫业务需求旺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多数医疗信息化企业通过跨界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扩展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具备资源优势、技术研发优势、能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如东软集团、卫宁健康等,将优先受益。同时,在细分垂直领域保持龙头地位的企业,如和仁科技(电子病历)、麦迪科技(手麻与急诊系统),同样会脱颖而出。相反,缺乏产品特点的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被进一步挤压。
四、医疗信息化政策分析
医疗信息化政策密集出台支持行业发展。从2018年开始,医疗信息化领域政策不断出台,从1月份卫健委推出的三年医院行动方案,到4月份国务院出台的“互联网+健康”的指导意见,再到8月份的电子病历评级要求,无论对于传统医疗信息化业务还是互联网+医疗创新业务政策都是鼓励发展,支持创新,行业将迎来政策红利推动的高速增长期。
2016-2019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