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容仪概述
松下在1980年代就在日本市场推出了蒸脸仪,成为全球第一台美容仪,之后科莱丽洁面仪首款产品诞生于2004年;同年日本公司雅萌推出了光离子美容仪,2013年,以科莱丽、Foreo为代表的“洗脸神器”进入中国市场,到了2015年,以日本品牌雅萌(YA-MAN)、ReFa为代表的微电流、射频类按摩仪开始流行。国内美容仪品牌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萌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主流的美容仪有离子导入导出美容仪、射频美容仪、LED美容仪、微电流美容仪、超声波美容仪等。
美容仪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美容仪器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投资发展盈利预测报告》
二、美容仪行业现状
我国美容仪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是全球重要的美容市场,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让美容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女性美容市场向来是美容市场的主力,因此我国美容仪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从2014年到2017年,光是洁面仪一个品类的中国市场销售额就实现了翻倍,从12.7亿元增长至24亿元,截止2018年我国美容仪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29亿元,同比增长31.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内美容仪行业的销售市场来看,渠道主要有实体店、代购、便利店、大卖场、电商、美妆店、药店等。其中电商领域是美容仪消费者最偏爱的销售渠道,特别是微博、小红书、短视频平台等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带动了电商渠道的迅猛发展,电商销售渠道份额占比约为67.7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对消费者分析发现,美容仪使用者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据统计,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六地的用户群比例达到全国的81%,比2017年的79%甚至有所上升。而在年龄分布上,25-34岁的消费群体比例最高,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男性购买美容仪产品的数量占比很小,约为1%,且大多的购买目的是赠送他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当前我国的审美标准,美容方法大多是“舶来品”,而美容仪更是完全由国外引进,因此具备先发优势的国外品牌在产品性能、知名度、专利方面领先国内企业。同时由于国内美容仪行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力较弱,因此在高端产品领域没有话语权,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500元以上的高端美容仪市场,国外品牌基本占据垄断地位,国产美容仪大多分布在5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和500-1500元的中端市场。
三、美容仪行业竞争格局
在天猫淘宝美容仪市场的全年销售额排名中,前5名分别是FOREO、ReFa、金稻、TriPollar、雅萌。其中,金稻作为国产品牌杀入前五,国产美容仪开始打开美容仪市场并有着与进口美容仪齐头并进的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FOREO是世界上第一家将医用硅胶应用于精密洁面仪的公司,产品的设计、包装是北欧风格,推出后就刮起了硅胶美容仪之风。FOREO全年销售额排名美容仪市场第一名,平均每月销售额为4297万元。产品价格主要分布在0-400元和800-2000元,占比分别为37%和46%。主要产品有LUNA™标准版、LUNA™迷你系列、LUNA™男士版,产品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和振动清洁面部油污、角质、化妆品残留等。
ReFa,因在《美的》杂志票选中获奖,美容仪器因此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ReFa全年的销售额在天猫淘宝美容仪市场排名第二。ReFa凭借微电流技术风靡全球,销量热度双双居高不下。产品价格主要分布在1000-1500元和1500-2000元,占比分别为32%和47%。主要产品有ReFa CARAT系列、ReFa CARAT FOR SALON系列,产品主要是利用微电流,微电流能够自主排列脂肪细胞的同时,还使得细胞的代谢功能得以恢复,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的增加,达到既瘦脸又美容的效果。
金稻全年在天猫淘宝美容仪市场的表现不俗,夺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金稻产品品类众多,有蒸脸器系列、直发美发仪系列、补水仪系列、洁肤系列、美体仪系列等产品
四、美容仪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化妆品消费群体结构来看,我国的化妆品消费主要集中在85后-95后消费群体,这类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消费意愿比较高。从这一消费群体结构来看,我国的“化妆品消费人口”规模增速较快,从2005年的2200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280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化妆品消费人口”将增加到40000万人左右,我国拥有庞大的“化妆品消费人口”规模。
从发达国家美容消费支出来看,欧洲40-59岁的女性面部护理的消费金额接近25-39岁女性的两倍,而我国的39岁以下的女性是我国面部护理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未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人口结构的不断改变,我国的“化妆品消费人口”的人均消费支出将有所增长,这为我国的美容仪行业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8年美容仪线上渠道任然是主流,其中淘宝、天猫占比最高,但不再为巨头垄断,小红书、唯品会等电商逐渐争抢到一定份额。相较于2017年电商平台的占比有所下降,2018年线下的大型商超、个人护理店占比有所提升,线下渠道中,屈臣氏、大润发/金润发增长较快,增长率分别为199.51%和235.96%。预计未来线上将从一极走向多强,线下所占份额将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