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据悉,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二号工程的第4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服务,并增强星座稳定性。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4次飞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中国在2003年完成了具有区域导航功能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之后开始构建服务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一并成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
据了解,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系统总体运行稳定可靠,服务性能满足承诺指标要求,从未发生服务中断,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6米。
前两代北斗卫星性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根据计划,2020年10月前,由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服务;2020年10月后,将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服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统计显示,在产业规模方面,2012年,国产卫星导航产品销售额约为40亿元,2013年增长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50%。在终端方面,2012年出货量约为23万套,2013年出货量约为107万套,国产北斗芯片出货量为100万片。我国国产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目前,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北斗发展步入新时代,北斗二号持续稳定运行,北斗三号2018年底,建成基本系统;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系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