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合金行业概况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又被称为“超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能源领域。
“飞发分离”将使中国航空发动机走上独立研制道路,航发及相关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高温合金作为航空发动机中占比超过50%的重要组成,亦将迎来较好的需求增长机会。自两机专项启动后,大量聚焦于航空发动机和高温合金的鼓励政策集中出台,有利于行业未来的投资及发展,并对钢研高纳等行业重点企业构成利好。
鼓励高温合金发展的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照制备工艺,高温合金可以分为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和新型高温合金;按照合金元素,高温合金包括铁基、镍基、钴基、铬基、钼基等合金;按照强化方式,高温合金可以分为固溶强化型、沉淀照制备工艺,高温合金可以分为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和新型高温合金;按照合金元素,高温合金包括铁基、镍基、钴基、铬基、钼基等合金;按照强化方式,高温合金可以分为固溶强化型、沉淀
高温合金及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高温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开始,中国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截至到2018年中国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136.47亿元,同比增长28.2%。
2012-2018年中国高温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高温合金领域消费占比当中,航空航天占比55%,电力占比20%,机械占比10%,汽车占比3%,石化占比3%,其他占比9%。
高温合金各领域消费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高温合金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
三、中国高温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国内从事高温合金研究生产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特钢企业,目前仅有抚顺特钢、宝钢特钢、长城特钢三家拥有高温合金产能及产量,也是中国军工用钢老牌三大巨头。三家均以变形高温合金为主要产品,特点是依托生产设备齐全、拥有大规模熔炼能力的优势,提供大规模基础产品。另一类是研究院转型企业,要包括钢研总院(钢研高纳)、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三耐)。
中国高温合金行业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特钢高纳公司公报统计,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32.25%,超出预期;营业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59.90%;利润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15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84.51%,略超预期;每股收益0.25元。
2012-2018年中国钢研高纳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来看,其中变形高温合金制品占比50.29%,铸造高温合金制品占比34.69%,新型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占比13.61%,其他占比1.42%。
2018年钢研高纳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高温合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高温合金主要应用的领域为航空发动机领域、制造燃气轮机(航天、工业和舰艇动力)和涡轮增压器(汽车、火车、轮船)热端涡轮部分工作叶片(涡轮)和导向叶片(导向器)等在动力系统中承受温度较高、应力较大、环境恶劣的驱动部件。其中,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民用航空市场发展极为迅猛,而且潜力巨大,为此国家极为重视,并在科研、产业等多方面作了重大部署。航空工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虽然目前还可通过国际采购可得部分航空发动机,但为保证中国航空工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必须立足于国内。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就是要集中资源,着力突破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农机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掌握一批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全球品牌,大型飞机、民用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进入国际市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套装备以及先进农机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以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
到2020年:航空发动机,突破大型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基本建成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的基础研究、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体系。
航空发动机先进材料与制造应用示范工程专项。建设基于钛合金、高温合金、先进复合材料的航空发动机骨干材料和工艺体系,持续完善面向航空发动机结构性能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造能力,满足研制周期和经济可承受性要求。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发展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重点是高温合金、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技术及应用。
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为核心,以轻质高强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打印材料为重点,解决材料设计与结构调控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研究金属球形粉末成形与制备技术,突破高转速旋转电极制粉、气雾化制粉等装备,开发空心粉率低、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均匀、杂质元素含量低的高品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等金属粉末。
航空航天装备材料方面,开展高温合金及复杂结构叶片材料设计及制造工艺攻关,完善高温合金技术体系及测试数据,解决高温合金叶片防护涂层技术,满足航空发动机应用需求。
在美国等相对成熟的市场,作为生产此类产品的基础性产品,高温合金年需求量仍然保持平稳增长,而在中国,高温合金的下游应用领域尚在起步阶段,如燃气轮机叶片制造、国产大飞机计划、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应用等,因此未来高温合金产业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