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本来是热带海鱼,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周边海域,之后逐渐游向温带,如今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其周边国家的咸淡水交界海域、江河、湖泊等且栖身于清洁、无污染的水域,种类达18种之多。
鳗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水中人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养殖鳗鱼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即已开始养殖,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年的历史。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鳗鲡淡水养殖产量为23.32万吨,同比2017年的21.73万吨增长7.3%。
2013-2018年中国鳗鲡淡水养殖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年鉴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淡水养殖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全国鳗鲡养殖区域多达11个省份(含9省、1直辖市、1自治区),几乎遍及长江流经省份以及长江以南省份。从2018年我国各省市鳗鲡淡水养殖产量看,在鳗鲡养殖区域中产量居前5位的省份按高低依次是广东、福建、江西、江苏和浙江,鳗鲡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06423吨、95884吨、16419吨、6959吨和3191吨。
2018年我国各省市鳗鲡淡水养殖产量(吨)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年鉴
鳗鲡的营养价值很高,所含不饱和脂肪酸EPA、DHA高于其他鱼类,对强身壮体、延年益寿、健脑增智、润肤美容均有益处。然而,除了海外华人圈以及港澳台地区以外,中国大陆对鳗鲡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偏见,绝大多数人从未品尝过鳗鲡。20世纪90年代,国内鳗鲡市场需求依然不大,年消费仅为3-4万吨。这说明中国大陆每年人均鳗鲡消费约为30克,约为中国台湾的1/2,仅为日本的1/37左右。进而,国内养殖的鳗鲡产品绝大部分都销往国际市场。进入21世纪,国内餐饮业中鳗鲡食品消费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国内鳗鲡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仍然借助新的驱动力——鳗鲡文化的创立,既要建设鳗鲡区域品牌,又要创新鳗鲡烹饪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