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外安内定 经济方兴

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秦朔

 

 发展民营经济之所需,远没有这样曲折和麻烦,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同气相求而已。何况我们同有一颗中国心,为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过去一周,有两件财经大事发生,即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本文对这两件大事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构建一个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12月13日晚,中美双方宣布,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下一步双方将各自尽快完成法律审核、翻译校对等必要程序,并就正式签署协议的具体安排进行协商。

 

中方认为,协议总体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有利于有效管控和解决经贸领域的分歧,增强全球市场信心。

 

美方停止了原定12月15日对大约15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15%关税,并将今年9月加征的15%关税减至7.5%(涉及约1200亿美元产品),但仍维持了对大约2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占中方全部出口的45%以上)加征的25%关税。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加征的关税,具体视乎中方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的调整及落实。

 

我认为,中方谈判代表在非常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历时22个月协商的结果,不是脱钩,而是新的挂钩。美国和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左右,每年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50%左右,如果脱钩或全面对抗,对双方和整个世界都有巨大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是,协议文本的不少内容,本就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如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等等。

 

特朗普当然是为了美国利益向中国加征关税,但中国如能善用外部压力,促进自身改革,打造新的更高水平的开放高地,就能化危为机。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但从中方代表的努力中,可以看到他们致力于让中国走向何方。那就是,一个更开放、更高发展质量、更加法治化、对待所有市场主体更公平的中国。

 

回首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但通过开放,一是找到了学习目标(高收入经济体),二是找到了追赶方法(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再通过体制改革释放出人民活力,就把庞大的、然而处于沉睡之中的资源给激活了。这就是中国与全球化“挂钩”的好处。如果不“挂钩”,不知道别人发展到什么地步,就很容易自以为是,丧失学习的紧迫感,甚至大搞“窝里斗”也不自知。

 

不管中美贸易谈判今后还会有什么波折,只要中国坚持全方位、高水平、法治化的开放姿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基础研发、底层创新、高精尖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差距,始终以世界最高现代化水平为目标,踏踏实实学习和奋斗,我们就能与世界继续保持“友好界面”,并为自己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对稳定中国企业预期也相当有利。

 

自去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作为出口创汇主力军的中国民企深受影响。中国输美主要商品大类是电机电气、机械器具、纺织服装、家具,基本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征关税后这些部门出口增速剧降,进而影响到员工就业。

 

深圳是外向型经济典范,今年三季度GDP增速只有5.2%,低于全省水平1个多百分点,原因之一就是贸易摩擦的冲击。今年前三个季度,深圳出口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6%、7.1%和3.8%,7-8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滑6.1%。

 

如果贸易摩擦和缓,大局稳定,出口型中国企业的信心肯定会增加不少。同时,经过此次洗礼,不少地方和企业也明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未雨绸缪练好内功,才不会被“卡脖子”。

 

苏州和深圳同为外向型经济大市,苏州外贸进出口值占江苏的53.5%,占全国的7.7%,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中苏州的涉案金额为281.4亿美元(2018年数据),占全国涉案金额的13%。由于大部分出口产品没有绝对议价能力,承受力较弱,加征关税后遭遇了相当的打击。

 

这种情况倒逼苏州下决心“通过创新做好自己的事”,力求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苏州工业园区土生土长的信达生物已在科创板上市,这是一家研发驱动的生物制药企业,其大多数原料、仪器、耗材、试剂都依赖进口,且以美国为主。由于贸易摩擦,他们开始大量寻找原料替代品,比如从欧洲、日本替代,但根本方向是国产化,靠自己才最安全。这就推动了中国企业在那些过去没有想过、不敢想、不愿试的关键领域进行投入,攻关创新。

 

我们还看到,协议文本具有互利性。近期美方先后公布了允许中国自产熟制禽肉、鲶鱼产品输美的最终规则,中国成为继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国之后有资格向美国出口自产原料熟制禽肉的国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有资格向美国出口鲶鱼的三个国家之一。美方还同意公布中国的香梨、柑橘、鲜枣输美监管通报程序,允许这些产品向美国出口,并在协议中就尽快解除中国输美水产品自动扣留等作出了积极承诺。这都为中国企业出口创造了市场。

 

此外,中方将加大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这些方面美国有比较优势,多进口美国产品有利于抑制国内下游产业的成本,是两全其美的事。

 

上周的第二件财经大事,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的一些精神,和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中方立场是一致的。比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依据新华社消息,我对去今两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比较,觉得今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层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有了更高重视和更多关切。

 

比如“明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2018年会议提了7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第7项,这部分消息有290个字;今年则将“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放在第3项,消息有366个字,增加了“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要求。

 

具体到就业,去年的一个口径是“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今年是“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即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份工作,有固定收入。

 

关于僵尸企业处置,去年的口径是“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今年是“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

 

这些微妙的措辞变化,说明下行压力已对企业和民生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必须直面。通过各种方式稳定人心,至关重要。

 

以大学毕业生来说,从2016年起有一个趋势,即每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2016年为177万人,2017年为201万人,2018年为238万人,2019年为290万人,明年预计为330-350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差不多翻一番。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想找一份“心水”工作不容易,延缓就业。

 

这个名词是舶来品,国外有机构以“连续3年利息支出高于营业利润”为标准,发现2018年世界主要地区上市公司中有5300家是僵尸企业,占全部样本的1/5,数量比2008年翻了一倍。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中国很多地方把持续亏损3年以上的企业也看作僵尸企业。事实上这是有问题的。不少新兴企业盈利前的亏损不止3年;不少发生财务危机的民营企业不是因为缺乏做好主营业务的能力,而是因为在正规金融下得不到融资,企业间相互担保,受到周边牵累;也有的企业是受周期性影响,熬过去就好了。这都要仔细区分,不能把“僵尸”扩大化,或者像“立军令状”那样限定12月31日前全部清掉。

 

最近一家投资机构告诉我,他们投资了晋江某运动鞋服企业,这两年市场不景气,该企业没有完成对赌。投资人到企业仔细了解情况后,没有按对赌协议剥夺其股权,而是又支持了几千万元流动资金,企业就活了。而我熟悉的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则因为国资入主,公司没有完成任务,国资严格按章办事,创始人被赶走。估计这个失去创始团队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再发展下去了。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有优胜劣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靠政府“父爱主义”、“撒钱”、“软约束”不是正确选择。但在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并发,“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确实又需要包容性思维,厘清企业遇到的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强同理心,而不是简单归为“落后生产力”、“僵尸”、“早该淘汰”,等等。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对企业困难的复杂性有了更充分的判断和理解,这有利于接下来对症下药,辨证施治,而不是“一刀切”。

 

今年我调研了不少企业,最大的如PATH(平安、阿里、腾讯、华为),行业领导者如美的、新奥、中国巨石,还有不少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创新兴,则民企兴;民企兴,则经济兴。这是调研中的一个深刻体会。

 

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只要充分调动起企业家、创业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给他们稳定预期,支持他们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他们就会还中国一个惊喜。

 

有调研对象说“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是怕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有调研对象说“现在是中国创新最好的年代,中国新兴的消费群体是世界上最愿意尝试新产品新服务的群体,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加速度的正反馈每天都在发生,前途不可限量”,我也亲眼看到很多开发区、园区为高科技创业者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

 

下周“大视野”我将聚焦于这些方面,将看到的创新案例和方向与大家分享。

 

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到,民企不兴,经济难振。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和很多民企日子不好过、投资意愿与信心降低是分不开的。民营经济是就业主渠道,中国3200多万户私营企业和76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吸纳了3.8亿的就业,每年平均提供1000万以上的就业岗位。如果他们状态不好,就业就会不稳,社会和谐也会出问题。

 

最近两三个月,我在几个地方就制造业发展作报告,现场互动时,有四五家民企都反映政府平台和央企、国企拖欠账款的问题。

 

有一次,一家央企下属造船企业的员工就在现场,说确实拖欠了供应商账款,名声不好,现在招标都很少有企业应标,“但我们也没有办法,政府下给我们订单,资金也不到位”。一家混改上市公司董事长告诉我,一家央企欠了他们几千万元材料款,几年也追不到。至于给地方建这个馆那个馆(如科技馆、艺术馆)的总包公司、分包公司,因为欠款或付款进度太慢、比例太低,不少都难以为继。

 

中小民企抗压能力弱,受不了太多拖欠,这两年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也扛不住了。

 

与东方园林(002310,SZ)创始人何巧女相熟的一位媒体老总说,东方园林的困境,主要是由于2016年底到2018年初在PPP项目(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开发公共服务)工程招标上非常“进取”,拿了价值数百亿的项目,基本都要前期垫资,为垫资而融资,但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常常欠款。

 

东方园林2019年一季报显示应收账款为80.46亿,大部分源自地方政府。政府欠东方园林的,东方园林欠债券投资人、材料方、施工方和员工的,最后爆发债务危机。

 

幸好北京市朝阳区出手,何巧女夫妇向朝阳区国资中心全资子公司转让控股权,这才有钱结清了部分欠账,特别是欠薪。国资入股后,在存量贷款续贷、部分新增融资增信、融资渠道拓展、项目融资推进等方面,获得了明显支持。如债期由1年变成了1-3年,后续还会增加3-5年期的贷款,偿债压力大大降低,流动性改善了不少。

 

同一个企业,当国资代替民资成为实控人,金融待遇迥然不同。这背后,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际上并没有很好落实。

 

我请金融数据公司万得做了一个近两年债券市场净融资额的比较(发行量-偿还量,包括同业存单、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资产支持证券,不含可转债),见下,上面是民企的情况,下面是国企的情况。

 

民企2018年的净融资额为-383.15亿元,2019年为-2976.61亿元,两年从债券市场得到的融资是负数,-3360亿;国企2018年的净融资额为15417.39亿元,2019年为21558.12亿元,两年加总接近3.7万亿。也就是说,债券市场对民企充满了不信任,民企几乎丧失债券融资能力。

 

这两年的资管新政,防范金融风险,方向是正确的,但资管新政在客观上的挤压对象,以民企为多,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民企贷款难,发债难,原来还可以通过表外去融资(虽然利率高),现在又被严厉收缩;上市民企拿股权质押融资,股市2018年不景气,很多“大块头”民企的股价也跌破平仓线,被清盘,股权清零。

 

所以这几年不难看到如下两个现象:

 

民企违约多。根据惠誉评级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企业债市场蓝皮书》,2014年以来中国境内企业违约债劵数量持续上升,从2014年仅5家发行人发生违约增加至2018年的45家和2019年前11个月的51家,而从违约发行人数量以及违约债劵本金金额来看,民企占比均超过了80%,尽管民企占发债数量和金额的比列远低于国企。

 

上市民企实际控制人变更多。万得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150家A股公司公告完成了控制权变更,同比增长幅度超过50%。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150家上市公司中,41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自然人或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资系”公司,仅6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国资系”变更为自然人。“国资系”控股的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

 

最后还有一多,即民企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刑事措施的多,今年A股有17家公司的18位实控人上演了“监狱风云”。此外因为P2P等涉案被采取措施的也不少。具体分析,确有不少失控人存在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但相当多是源于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因为以民企之身融资不易,特别是在资产价格下降之时。很多民企不是不愿意卖资产还债,是市场没有接盘者,所以丧失了流动性。

 

作为一个商业文明领域的研究者,我从创立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和秦朔朋友圈开始,一直呼吁民企走阳光大路,正道光明,坚持生产性创新,我也批评过很多民企和富豪。

 

但通过调研,我不能不说,民企今天的困难,固然有周期性原因,有他们的素质性原因,也和整个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没有给民企应有的权利和机会分不开。不是说政府不关心民企(的确出台了很多政策),而是在现有的体制性结构中,民企更容易成为经济下行时的代价和牺牲。

 

一位地级市领导说:“我们这里以民营经济为主,知道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怎么可能不关心他们呢?但金融体系是垂直的,地方没有发言权,我们说多了还会被误解,所以有时只能看着他们倒下,心里很痛。此外,有些社会舆论也很不负责,总是把民企和偷漏税、不环保联系在一起,看不到民企的主流。”

 

民营经济为中国创造了“56789”的产出。以2019年1-7月为例,民企税收占比为56.9%,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60.3%(制造业投资占比85%以上),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5%,就业存量占比近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5%。需要特别提出一下,在某些年份,民企解决的就业增量占比超过100%,原因是当年国有单位的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在下降。

 

可是他们占用了多少经济资源呢?不少民营企业家对我说,他们用了相当于国企的土地面积的几分之一,资金投入的几分之一,创造了相当于国企收益的几倍,以此证明民企的效率。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民企资本来源有限,资金成本高,必须精打细算。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18年11月披露说,“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团队的研究表明,2017年民企贷款占全社会融资的5.9%,2018年占14.5%,民企存量贷款截至2018年底只占25.8%。由此可见,从贷款余额看,民企只占用了1/4的资源。以1/4的贷款资源,创造56789的业绩,这是多么不易和可贵!

 

2015年的时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是国有控制企业的2.1倍,到2018年,倒过来了,国企实现的利润是私企的1.08倍。今年1-10月,国企利润为14715亿元,私企为13915亿元,国企在营业收入利润率、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人均营业额、资产负债率、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平均回首期等所有这些经济效益指标中,基本上都好于民企。

 

我看到这些数据时,是真心为国企感到高兴的,这证明国企的素质提高了,竞争力加强了,这是好事。这也给民企提了个醒,民企要更加努力。

 

但同时又必须看到,民企和国企并不是在同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用同样的资源条件和规则竞争的。民企和国企各有作用,都要毫不动摇地支持发展,无须过度比较,但今天,当我们看到民企从总体上渐渐处于不利的、困难的那一边,是否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拥抱?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民企是给一点阳光雨露就能够灿烂生长的物种,有太多民企在全球性竞争中成为“隐形冠军”,通过他们的努力,无数国外竞争对手在“中国制造”面前退出,他们是中国伟大复兴中应当依靠也必须依靠的可歌可泣的力量。民企当然有枯枝败叶,这不难解决,该淘汰就淘汰,而如果民企的心受了伤,就算他们表面依然故我,看不出来,但在长期和深层次上对中国经济的杀伤力将是巨大的,万万不可忽略!

 

供给侧改革在路上,高质量发展方向不能动摇,新发展观必须坚持。中国民营企业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一次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从政府到社会,从金融机构到司法机构,如何更深切地认知民营企业不可或缺的价值,从资源配置到竞争公平,在各个方面,更多地以建设性的目光,善待那些创造的力量——无论是创造就业还是创造产品与服务,这关乎到的不仅是民营经济的几亿人,甚至可以说牵连到中国经济的全部。

 

中美贸易谈判如此不易,但中方代表抱着耐心和信心,始终不放弃,始终向前走。

 

发展民营经济之所需,远没有这样曲折和麻烦,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同气相求而已。何况我们同有一颗中国心,为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希望在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民企能迎来新的广阔天地,不辜负一个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时代。

 

华为是30多年前的故事,阿里、腾讯是20年前的故事,小米、美团是不到10年的故事。中国还需要新的伟大故事,这些新的故事要从今天的努力开始。我们责无旁贷。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周天勇:丢掉幻想 以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稳定经济增长

2015年时,通过回归20年前人口增长对20年后经济增长影响相关关系,我判断,未来我们几年中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可能处在一个向下的大拐弯中。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证实了这点。2018和2019年,我们用回归外推和将人口因素作为索洛模型内生变量等多种方法进行推算,2020年到2035年的经济增长,自然的经济增长,开始还处在一个下行拐弯之外,之后稳定在低速增长的平台上。从棋局上看,人口这一棋子的冲力,由于过去遭遇过干预,已经先天不足。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