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规模数字新基建,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

数字经济时代,上海自贸试验区引领下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

12月7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指引,并对其在数字贸易、数据跨境流通等方面的探索提出期待。

如何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赋能数据要素安全可信高效流通?12月14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办的“数赋临港”以数会友主题研讨会上,上海正在探索推动跨境数字经贸交流和国际数据合作的“临港模式”,为数据流通、数据交易搭建绿色、可信高效的技术底座。

万亿级市场的新机遇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一个万亿级规模的数据要素市场也由此诞生。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另据相关机构初步测算,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入,“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至10000亿元规模。

围绕着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一大新的产业机遇。

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搭桥都很贵,但如果没有车辆通行、没有加油站、没有商业,那么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成本,没有产生价值。数字新基建只有与实体产业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万亿新兴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12月15日晚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绿色低碳等产业展开行动。

除了考虑新基建中各环节可提供的机会,还需要考虑一体化后的加乘效应。要从新基建的投入中创造新价值,充分考虑其落地的应用场景,而这是数字创新的起点。

在数实融合、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环节中,数据交易是必经之路。

上海数据交易所基础架构与数据库总监刘圣威提到,针对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目前存在的确权难、定价难、入场难、互信难、监管难等“五难”问题,需要一个合规可信的交易平台,参与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激活市场活力。据刘圣威介绍,目前上海数交所正在通过“星链数网云”一体化数据流通智能系统规划,通过建设覆盖数据要素流通全生命周期的六大核心业务系统以及面向全数据流通行业的数据交易链及数据交易云等基础设施,为“国家级+省市级+行业级”多层次市场要素体系构建高效可信的技术底座。

数字新基建的临港探索

一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数据跨境流动、数据贸易制度探索的“试验田”,探索建设“国际数据港”已逾3年。

在近期发布的《总体方案》中,就提到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推动电子票据应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构筑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

此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也会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总部位于临港新片区的龙丰(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临港新片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造者。龙丰数据科技公司IDC基础设施专家刘荣青表示,数据中心承担着支撑跨境数据流通、支撑城市公共算力、建设信息飞鱼公共服务数据中心等三方面责任。在她看来,在双碳目标下,新型数据中心需要向更绿色、更高效、更节能的方向发展。

今年6月,临港新片区发布了《临港新片区加快构建算力产业生态行动方案》,包括三大运营商、商汤及国产芯片开发商在内的企业,将参与到该产业建设中。《方案》提出,临港在2025年的算力产业总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并建成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规范算力交易机制,实现区域算力调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算力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算力示范应用标杆场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期待为推动跨境数字经贸交流和国际数据合作探索出一套全新的“临港模式”,也期待全球数据经济产业的优质资源在临港新片区形成聚集效应,引领数字经济产业的茁壮成长。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前景及投资价值,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