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
相关观点、报告、数据、资讯
温彬:2023年全球外汇市场展望
展望2023年,经济衰退或取代通胀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旋律,其中美国经济韧性较欧洲国家更强,衰退发生或也较晚。全球通胀大概率将稳步下行,但依旧会有较强粘性。美联储加息已接近尾声,伴随着衰退的到来,2023年末之前或提前转为降息。
靳毅:2023年美国通胀会快速回落吗?
预测CPI时,对子项拆分太过粗略或者太过细致,都会导致预测结果可信度降低。我们认为需要从目前美国通胀的核心矛盾出发,根据逻辑来拆分子项,具体拆分成:1)核心服务:房租、医疗保险、公共交通、其他核心服务;2)核心商品:二手车及新车、其他核心商品;3)食品和能源。
李迅雷:如何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从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数据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828亿元,下降6.1%。同时,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万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8490亿元,下降0.2%。如果扣除通胀因素,则下滑幅度更大。
廖群11月经济数据简评 :增速进一步回落 报复性复苏在即
需求端增速全面且大幅下降。11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连续第2个月陷入负增长,且程度从-0.5%显著增至-5.9%,其中餐饮收入加速下将8.4%;固定资产投资(当期)增长0.7%,比10月份明显放慢3.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幅度加大
任泽平:经济重启,粮草先行——11月金融数据解读
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99万亿人民币,前值9079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人民币,前值6152亿人民币。M2货币供应同比12.4 %,前值11.8%。
连平: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定了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本次政治局会议是二十大后的首次政治局会议,不仅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总体性安排,而且对推动二十大后开局之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滕泰:稳消费的核心是增加居民收入
稳消费现在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但是很遗憾,大家远远没有形成共识,不少人认为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旧是投资驱动,认为投资稳增长见效最快,认为消费是内生变量,稳消费没抓手,这些观点在学界或者决策部门的影响非常深远,远远没有消除。
林毅夫: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逻辑与世界意义
现代化是西方社会自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尤其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重要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特征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的现代化从西方国家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推广,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因为大家都期望过上繁荣富足的生活。
孙彬彬:为什么要关注结构性货币政策?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下,无论是基础货币创造,还是信用传导,内部依托地产信用,外部得益于双顺差结构,形成了极强的顺周期性。当前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管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要变,延续传统模式,很容易就变成资产负债表衰退和流动性陷阱,信用扩张乏力。
盛松成:世界经济衰退是因,通胀是果
我发言的题目是《世界经济衰退是因,通胀是果》。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因为这和历史上相差很多,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胀的效果有限。第二,供给约束是本轮通胀的主要因素。第三,我们国家主要从供给端应对疫情冲击,美国主要是需求端。第四,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宽而有度。